一截樹皮制成的畫筆,看似簡單粗糙,卻在畫家的手下熠熠生輝,著墨作畫,那線條、那質感,樹皮筆下流淌出絕美的意境,這是中國式的“素描”。它就是白銀市景泰李氏樹皮筆畫。
景泰李氏樹皮筆畫起源于明清時期。李氏樹皮筆畫創始人為民間繪畫藝人,因受木匠漆畫棺木、磚匠鏤刻花板、花磚的啟迪,嘗試刮削沙棗樹或老榆樹的樹皮、木條做筆,以研磨加工鍋墨做墨,從而產生了樹皮筆畫這種獨特的繪畫技藝。
樹皮筆畫扎根于民間鄉土,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花鳥、人物、山水、藝術字等樹皮筆畫作品工整嚴謹,筆鋒剛勁有力,具有較強的質感;其繪畫風格獨特,將人們的美好愿望和祈求圖形化、藝術化。
67歲的李尚義是樹皮筆畫的傳承人之一,常年從事樹皮筆畫創作活動。七八歲的時候,李尚義就跟著大伯、大哥學作畫。大哥教畫畫很嚴厲,那時候李尚義吃了不少苦頭,但也為今后畫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年輕的時候勞作間隙,別人都閑聊休息,李尚義卻抽空畫樹皮筆畫。
李尚義作畫的內容十分廣泛,但牡丹是他的最愛。為了方便就近觀察,把牡丹畫得更傳神,2012年李尚義買了四五十株牡丹花,種在自家院子里,從發芽到開花、花落,他一遍又遍地仔細觀察,牡丹花越畫越傳神。到了五月份,李尚義家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幕。院子里的各色牡丹肆意綻放,李尚義支起畫架,拿著樹皮筆,勾勒、著色,畫中的牡丹和院子里的牡丹爭奇斗艷,好不熱鬧。
2017年10月,景泰縣文化館申報的李氏樹皮筆畫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李尚義和他的哥哥李尚秀、李尚仁成為省級非遺傳承人。申遺成功后,李氏樹皮筆畫迎來了它的“春天”。自此,李尚義外出交流的機會多了,敦煌、深圳、青島等地都有了他的忠實“粉絲”。
景泰縣文化館專門為李尚義開設了工作室,有時候早上五點鐘,李尚義就來到這里畫畫,一畫就是幾個小時。手上的功夫,越練越深厚。李尚義介紹說,畫畫讓他感到無比的心靜、充實。去親戚朋友家串門,看到自己的樹皮筆畫掛在墻上,李尚義坦言心里十分受用。
“春來誰作韻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李尚義的代表作八尺牡丹四條屏《祥瑞牡丹》《花開牡丹》《祥和牡丹》《天香牡丹》歷時一個多月畫成,線條疏密相應、層次分明,風格勁健灑脫、墨色淋漓、一氣呵成。2020年初,李尚義嘗試用樹皮筆畫景泰縣地標風景黃河石林,畫成后很快被人收藏。李尚義介紹說,今后會多嘗試畫家鄉的自然人文景觀。
為了更好傳承樹皮筆畫,李尚義借助“非遺進校園”活動,細致耐心地為學生們指導,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夠愛上樹皮筆畫,將這一傳統技藝發揚光大。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