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數字化中心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中大顯身手。
為群眾舉辦多種形式的咨詢服務活動。
城關區舉行群眾文藝演出活動,廣泛宣傳“五城聯創”的重要意義。
放眼蘭州市城關區,活力四射。一曲賦予時代內涵的轉型跨越“奮進曲”正在黃河兩岸唱響。
皋蘭山下、黃河岸邊,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振奮、和諧共進的發展熱圖。城關人民正在向“率先科學發展、建設首善之區”的宏偉目標昂首邁進,譜寫著“首善之區”建設新篇章。
細細品讀尚散發著墨香的《2014年城關區政府工作報告》,總能感到一種奔涌著的、富有生命力的節奏不斷撞擊著心靈,令人感動、興奮、激越、升騰。
如果將城關區整體發展比作一艘劈波斬浪的“巨輪”,無疑經濟發展便是這艘巨輪的發動機。面對全球動蕩的經濟形勢,如何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做到“綠色發展”“低碳發展”,進一步提升投入產出的轉換比率,實現民生、經濟等各項社會主義事業均衡協調發展,城關區一直在探索。
2014年,城關區立足區情,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不利形勢,著力穩增長、調結構、強管理、惠民生、促改革,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0.5億元,同比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4.17億元,同比增長12%;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32億元,同比增長1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18.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2元,同比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21011元,同比增長14%;萬元GDP能耗下降3.2%。
堅持項目帶動促進轉型升級
2014年,城關區積極落實“3341”項目工程,圍繞城市建設、產業升級、生態建設、土地開發、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項目建設。
全年實施重大項目100個,完成投資240億元,同比增長13%。開工復工項目90個,較上年凈增30個。酒鋼結算中心等34個項目進入主體施工,居然之家等18個項目竣工投用。全省首個大型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開業運營。簽約引進重大項目295個,到位資金460.8億元,同比提高35.3%。引進民生銀行等“500強”企業9家。“蘭洽會”簽約項目當年開工率達到60%以上,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為蘭州新區引進項目7個,到位資金7.5億元。積極包裝申報省市重點項目21個。爭取到位資金3.5億元。
精準發力抓落實千方百計穩增長
城關區堅持政策引導、改革驅動、科技創新、龍頭培育,2014年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389.85億元,GDP占比達到59.06%。制定出臺《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現代服務業扶持辦法》《隴星總部經濟示范園區扶持辦法》等文件,設立規模達1.04億元的4個發展基金,全力支持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投入資金6297萬元,精準扶持小微企業1634家。加快推進注冊資本登記改革,新增各類企業5840戶,同比增長105%。建成生物化工專業孵化器,扶持科技小微企業60家。加快培育企業上限入庫,新增工業和商貿限上企業64家。
2014年,城關區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1.5億元,包裝策劃蘭鋼小區等19個棚戶區改造項目,一只船片區等8個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東崗八棟樓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開工和建成安置房34.6萬平方米。碧桂園二期等4個項目加快推進,白道坪南區整體改造項目正式啟動,馬家溝新農村二期順利推進。
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服務業轉型
作為省會中心城區,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就要充分結合區情。根據人口密度大的特性,城關區大力加快服務業轉型升級步伐,促進綠色GDP增長,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0.2616.2283.52,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淘寶特色中國甘肅館等6家電商平臺建成運營,實現交易額206億元,同比增長54%。甘肅信合、聯合弘、焦家灣糧庫三個物流園區功能不斷完善。舉辦汽車交易會等展會活動54次,成交額達 70億元以上。實施華夏收藏文化博覽園等6個文化產業項目,完成蘭州創意文化街區一期改造。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5.25億元,GDP占比達到 4.92%。旅游業總收入增幅達到26%以上。中科大廈等5個總部經濟項目竣工,隴星總部經濟示范園區入駐總部企業28家,九州“主食廚房”入駐食品生產加工企業53家。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城關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轉型發展為突破,著力實施項目引領、產業升級、形象提升、民生改善、社會治理、改革創新六大提升工程,加快建設西北金融商貿服務中心、西部科技教育創新中心、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往中心的核心功能區,不斷開創和諧幸福城關建設新局面。
2015年,城關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 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 %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3.2%。編制完成“十三五”規劃。繼續辦好十件為民實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