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不負農時不負春——甘肅省農科院駐村幫扶人員深入田間幫春耕

時間:2020-02-27 22:45:26來源:甘肅日報編輯:趙雨婷點擊:

    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副所長文國宏研究員(右)在王灣村試種的馬鈴薯喜獲豐收。(資料圖)

  “春耕人在野,農具已山立”,防疫不能松懈,春耕同樣不容耽擱。省農科院的農科人牽掛著聯系幫扶的鎮原縣方山鄉4個村的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情況,動員全院各級幫扶責任主體,農業科技工作者勇擔使命,扎根基層,深入田間地頭,就地幫扶春耕。

  方山鄉賈山村,脫貧任務艱巨,2019年底貧困率為11.9%,是慶陽市唯一一個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的村,也是全省掛牌督戰的重點村。省農科院經濟信息所副所長、駐賈山村第一書記兼隊長陳文杰,深感責任重大,他與駐村幫扶隊隊員率先奔赴幫扶村。他們積極參與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宣傳防疫政策和知識,疏通群眾情緒,摸底返甘來甘人員,登記并跟蹤管理進村人員,安排卡口值班,并給村里值班人員送去方便面、飲料、蘋果等慰問品。

  春耕在即,田該管了,種該備了。陳文杰與鄉、村干部、貧困戶等,一起籌劃商討今年春種事宜。

  “今年種啥收成好?去年村里種小麥、玉米、胡麻、洋芋、萬壽菊,多而雜,沒有主導優勢產業。”

  “黑山羊市場價格好,但缺乏飼料,我家只養了五六只,沒法擴大養殖。”

  “去年你們農科院發給我鄰家的玉米種子,種出的玉米棒子有胳膊那么粗!今年能不能給我些好種子?”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完,陳文杰說:“今年我們擴大糧飼兼用玉米、飼用甜高粱面積,飼用玉米、甜高粱青貯、黃貯后,可用來飼喂羊,再發展黑山羊產業……今年農科院繼續支持咱們村,提供1000畝的優質玉米種子、500畝的高粱種子,大伙一起努力,種好糧、養好羊,爭取今年能脫貧,好不好?”

  一番話,點燃了貧困戶的脫貧希望,增強了群眾的致富信心。

  省農科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給幫扶村帶來院內多年來培育的優質良種,也帶來脫貧致富的新點子、新思路。

  在方山鄉王灣村,省農科院派出5名科研人員在此駐村幫扶。“王灣村2019年剛剛驗收脫貧,今年還需要鞏固提升。”馬鈴薯研究所副所長文國宏研究員告訴記者。文國宏任王灣村第一書記兼隊長,計劃今年繼續在村里示范推廣種植馬鈴薯。

  文國宏去年在6個山區自然村試著復種馬鈴薯,6月份收割完小麥,再復種一茬馬鈴薯,10月份收獲,畝產3000多斤,由于當地土壤環境純凈,收獲的馬鈴薯可作種薯,種薯比商品薯價格高出幾倍!新品種加上良種栽培技術,畝產最高達5800斤,村民們今年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高漲。

  同時,幫扶隊在蒲河沿岸的自然村試種早熟馬鈴薯,3月份種植,7月中旬收獲,畝產達4000斤,1斤售價1.2元,畝收入4800元。這讓幾位先前還心存疑慮的貧困戶信服了,并表示今年要擴大種植面積。“以前每家就種一半畝洋芋,自家種、自家吃,吃饸饹面臊子湯里必放洋芋。沒想到洋芋產量這么高、賣價也好!”村民馬歲富說。

  農時不等人,村民們最近忙著整地耙地,等著春播馬鈴薯。幫扶隊員們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積極調運馬鈴薯種子,準備送到村民手中。農科院4支駐村幫扶工作隊與幫扶村所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幫扶村積極溝通聯系,圍繞各村產業培育計劃和單位自身實際,著手制定詳細的幫扶工作計劃,并撰寫各類幫扶項目申請書,確保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兩不誤。(記者王朝霞)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