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小敏
從古至今人們都是在煙花爆竹的陪伴聲中辭舊迎新,而當時光劃過二千多年,隨著煙花爆竹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滿城不聞鞭炮聲,沒有了噪音污染,年味兒照樣濃郁醉人。人">
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讓傳統節日文化薪火相傳

時間:2018-03-05 18:39:0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彥程點擊:

  原標題:讓傳統節日文化薪火相傳

  贠小敏


從古至今人們都是在煙花爆竹的陪伴聲中辭舊迎新,而當時光劃過二千多年,隨著煙花爆竹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滿城不聞鞭炮聲,沒有了噪音污染,年味兒照樣濃郁醉人。人們在風清氣正歡樂祥和的氣氛中,舉家團聚,共話幸福生活;沐浴著新年俗的光輝,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產物,每一個節日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民俗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植于中國人的內心,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靈。春節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闔家團聚為主題,以各種民俗文化為載體,表達了人們追求團圓、幸福、歡樂祥和的美好愿望,體現了尊老愛幼、崇德向善、團結友善的價值取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節日的形式發生著改變,但主題是永恒不變的。物質的豐富、文化的擴展、科技的進步,人們過節不再滿足于吃好穿好,而是更大程度追求精神文化的滿足。如今春節除了家人團聚吃年夜飯,新思想新文化催生了新民俗,過年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彩,新民俗向益智、益樂、宜游發展。比如春節在看春晚的基礎上,又誕生了電話、短信、微信拜年,誕生了集吃喝玩樂社火表演文藝演出為一身的文化廟會。迎春燈會和射虎猜謎是中國傳統的年俗,各地在舉辦燈會和猜燈謎活動中,增加了中國夢和奔小康的話題,豐富了活動內容,人們摩肩接踵徜徉在花燈的海洋里,置身于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的世界,賞花燈,猜謎語,沉浸在東方節日的情調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享受新生活的美好。

  文化創新無止境,傳統節日文化創新空間巨大。在時代大潮中,豐富和創新節日文化的內涵,不僅不是對傳統節日的否定,恰恰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動力。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枝繁葉茂,薪火相傳。在社會變革中,傳統節日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主題,社會的進步為傳統文化提供更大舞臺。專家認為,雖然如今過年的“儀式感”在弱化,但烙下新時代印記的新年俗在嬗變中傳承,近年來新年俗文化活動發展勢頭強勁,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春節在觀燈逛廟會的基礎上,K歌看電影、體育館健身、圖書館充電、游園滑雪等成為人們過節的新年俗,僅春節觀影今年初一至初五全國電影票房累計達46億元,同比增長近60%。旅游過大年、周邊景區休閑游也成為新年俗。客觀地說節日里公共文化資源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博物館、民俗館、科技館等,在春節期間相繼推出形式各異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其中,共享文化大餐。蘭州市圖書館今年推出10個大項活動打造書香年,書香里的春節,既有線下活動內容,又有指尖上的線上項目,新鮮又益智。筆者在春節里除了到圖書館看書猜謎,還通過手機上的數字圖書館,進入到全國地方圖書館,聆聽專家講授《古典詩歌的意境與鑒賞》、《看“一帶一路”中的河西走廊文化》等,受益匪淺。在文化氛圍中度過春節,比過去單純的吃喝玩樂過節更有意義。

  探索做好傳統節日文化在現代時間體系下的推陳出新,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整合傳承好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應當成為一項我們面對的日益緊迫的文化命題。

  本周話題:在傳統與變革中看春節年俗的變化下周話題:開年之初,就業難與用工荒如何緩解投稿郵箱:lzrbpl@126.com ( 來源:蘭州日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