搟氈是過去民間傳統手工行當。人們用羊毛不僅攆毛線、織毛衣,而且搟成毛氈。它不但能隔潮,冬天鋪炕特別暖和,是農村住窯洞土炕上最為實用的佳品。取材于秋季優質羊毛為主,并以豆面、麻油和白堿土等,經過選毛、彈毛、一層層鋪毛、撒豆面和白堿土,然后噴少量油和水,再壓轍,卷簾、捆簾、搟簾、解簾、壓邊修邊、開水洗氈、整形、曬氈等10多道工序缺一不可。其主要工具有彈毛木弓、竹簾、镚子、撣子、絆子、叉子等簡單的工具,但制作工序全部要以手工操作來完成,毛氈是原生態無有任何化工原料成分的純手工制作產品。
今年68歲的左老藝人,有著三代搟氈的祖傳手藝。父親跟著爺爺學藝,他是從幾歲開始就跟隨父親扛簾掂弓、走鄉串戶,給人搟氈,掙錢養家。父子倆手藝精湛,幾十年來遠近聞名,無人不曉。他搟的氈,質量好、耐用且好看,可以使用30到50年。前些年,毛氈有銷路,他一人每天可搟3條氈,他不僅只搟毛氈,而且還會搟氈靴、襪子、氈帽、腰帶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毛氈也就隨之退出了人們的生活,無人問津。如今,左老一家生活幸福,再也不用辛苦操勞,除有預訂毛氈如數加工,基本不再搟氈,有生之年盡享生活頤養千年。 攝影:譚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