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海,國禮特供藝術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畫家,G20峰會會晤廳背景畫作者!1963年生于浙江臨安,1990年畢業于中國美院。曾受教育於中國美院花鳥畫家陸抑非教授。現為杭州蘭亭畫院院長、中南海紫光閣畫院院士、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會員、中國美術研究院研究員、浙江省詩書畫之友社理事、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理事、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畫家,教授。
畫家金曉海:一卷丹青畫春秋 大道至簡民為本
對于金曉海,記者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見到他本人之前,記者已在多個場合聽說過他。江南深秋的一個上午,終于走近這位很有故事的畫家,了解他的“藝術人生”。
金曉海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他那藝術感十足的胡子,而是他的畫作。G20杭州峰會,一幅《牡丹圖》大氣典雅地懸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晤的背景墻上,在峰會期間備受關注,這幅畫作正來自于這位臨安才子。除《牡丹圖》外,金曉海還多幅作品成為峰會“墻上客”,包括《清風瀟灑》、《蘭花圖》等都為峰會增色添彩。
一朝成名背后是十年寒窗,以金曉海本人的話來說是“歷經六次變革終形成今天看到的金氏畫風”,一步一步走來都是不易,一卷一卷畫作都是心血。
畫海無涯苦作舟
他的畫筆要駕馭牡丹的雍容與蘭花的高潔
金曉海8歲開始畫畫,特別用功,常常凌晨三四點就起來苦練,大量臨摹名家名畫,如鄭板橋的蘭花圖,從傳統中汲取古人的藝術精髓。
金曉海對記者說,自從和畫筆結緣,就很少閑游,如果問這些年他的時間都去哪了?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都花在了顏料、宣紙構成的世界里。
金曉海透露,他曾有過十三年的從軍生涯,軍隊生活簡單、自律,有利于專心繪畫,也磨練了金曉海堅韌、能吃苦的性格,幾十年畫筆不輟。
年輕時,金曉海也曾十分迷茫彷徨,什么都學,工筆、人物、山水等等,都嘗試了。對于那段青蔥歲月,金曉海自嘲是“求全貪多”。
后來,金曉海碰到了人生中重要的“貴人”——著名中國花鳥畫家陸抑非。師從陸抑非后,陸抑非教育他要“專”。從此,金曉海開始專攻花鳥,特別是花卉。
“大自然花草繁多,一個個畫完鬢已星星。”金曉海對記者直言不諱,那么多花鳥,不可能一一嘗試,他的方向是以描摹牡丹、蘭、菊、竹、松為主。
“仿古而不泥古”是齊白石的堅持,也是金曉海的追求。金曉海說,現在不少人畫畫唯求模仿,或者只學入門簡單的工筆畫,一些在美展上獲獎的作品比照相機的效果還逼真,卻失去了藝術層次和個人風格。
堅持個人風格的多年磨練后,金曉海的畫風日趨沉實穩定,擅長用寫意靈動筆法畫出了寫實效果,畫境之中往往虛實相生。他的畫筆,能夠駕馭了牡丹的雍容,也能駕馭蘭花的高潔。
牡丹和蘭花漸漸成為金曉海的標簽,有人將他比作“牡丹皇子”,也有人呼他為“蘭花才子”。
金曉海說,“牡丹伴隨了我30多年,還有蘭、竹,不可一日無此君。”
對于其中的艱辛和不易,金曉海感嘆“歷經六次變革終形成今天看到的金氏畫風”。
大道至簡民為本
他的畫作要折中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金曉海的畫作被G20杭州峰會“看上”后,金曉海和金曉海的畫作一起火了,爭議隨之而來。其中,不少質疑來自那幅懸掛于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晤的背景墻上的《牡丹圖》。
這幅《牡丹圖》,金曉海以寫意技法畫出工筆畫的效果,配以潑墨的大寫意葉子,工寫結合,色調強烈。
“土”“俗”“沒有意境”……各種口水隨之而來,不少人對于這幅畫的畫風并不待見。
對于質疑,金曉海并不避諱,大方承認確實有的人對于他的作品并不“感冒”,但是他有他的堅持,他有他的自信。
金曉海說,當時有多幅畫供俄羅斯方面挑選,但俄方對這幅《牡丹圖》一見鐘情。
金曉海向記者分析,俄羅斯選這幅畫,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有社會寫實主義傳統,這個曾影響過新中國初期繪畫,中國美院老校長肖峰等前輩曾留學前蘇聯,學的就是寫實畫派。
其實,金曉海的畫,不僅上了G20,也入了人民大會堂和毛澤東紀念堂。多年前人民大會堂北廳就收藏并懸掛他的《雍容華貴圖》,毛主席紀念堂收藏其《古宅春韻》作品等都出自他手。被這些重要場所青睞和收藏,對于畫家來說是莫大的肯定。
金曉海在談及為何自己的畫作為何能被收藏時,跟記者分享他的藝術觀。金曉海說,畫作要被收藏,不僅與作家知名度有關,更與作品本身相關,作品要能夠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畢竟作品是用來供普通大眾參觀的,過于抽象、風格極端或難以理解的畫,欣賞起來可能會存在一定難度。
金曉海認為,藝術作品不能過于陽春白雪,或過于下里巴人,藝術應該扎根于生活,服務于人民。
視覺效果上追求雅俗共賞,在作畫技藝上則追求中西結合。“從繪畫技巧來說,中國畫重博大、完整,多為散點透視,西方突出個體,多為焦點透視,將散點和焦點巧妙結合,能夠形成虛實相生的畫面觀感,《牡丹圖》也用到了這個技巧,”金曉海說。
對于金曉海的畫作,美術史論家王伯敏先生曾經評價:善于把民族民間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和諧地結合起來,開拓性地創作出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魅力和審美意境的精品。
筆耕不綴無止境
他的夢想要把中國文化影響力遍及地球村
金曉海幾十年未有輟筆,不僅畫作被人民大會堂、毛澤東紀念堂、G20杭州峰會收藏,他本人如今也已是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會員。
對于過往的成績,金曉海不無自豪,但他更加看重的是夢想。他對記者說,他有一個自己的“中國夢”,希望能為中國畫藝術走向世界藝術殿堂貢獻力量,“我們那一代人重視家國概念,我很認同文化強國這個理念。中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改革開放又取得了偉大的建設成就,隨著中國崛起,泱泱大國文化影響力將遍及地球村,中國繪畫也會在世界藝術上大放異彩。”
藝術家因為夢想而更有動力,藝術因為夢想而沒有止境。金曉海形容自己,“永遠在路上”。(完)
作品鑒賞
(來源:搜狐文化-國畫家園)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