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千里洮河圖》之八————漆軍藝
百米長卷《千里洮河圖》即將快到收尾階段,興奮的心情督促著我整天河沿岸的人文景觀而奔波。隨時隨地探討和咨詢洮河沿岸的故事和景區。一次閑聊中,好友王元槐提到了唐汪川的百畝杏園是洮河沿岸最為壯麗的景觀。于是我邀好友劉金東和漆瑞科立即行動,直奔臨夏東鄉自治縣,———唐汪川。
一路上充滿期待和向往,在井坪出口下高速,經過巴下、達板鎮,最后到達唐汪鎮。從達板鎮開始,沿途就已經被粉白色的杏花填滿。走過后灘花海,穿過村落,追隨著淡淡的花香,來到了一片開闊的川地,面前的一切把我們三人驚呼出聲。只見一根赤紅色的巨石柱像一座石塔高聳入云,無論走在唐汪川的任何一處,抬頭都可以看到石柱。威峨峨屹立在層層赫巖疊磊而成的山巖邊,高約百丈,青巖蓋帽,形似寶塔,屹立蒼穹的紅色巨柱,歷經千百年的風吹雨淋,造就的暗紅色紅塔巨柱別具特色,盡顯激昂向上,驚心動魄之美凸顯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層巒起伏的山巒,像是一座座高大巍峨的宮殿,聳立在山巔,好似天上宮闕。
站在牛形山的山頂,可以看到整座唐汪川鎮的全貌。奔騰的洮河水在這里自東向西穿過,滋潤著兩岸,這里河面寬闊,地勢平坦,川原開闊,四周群山環抱,形成了河谷地帶,在一個天然的小盆地中,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百丈石柱,屹立于山間,石柱下面在紅粉色的杏花簇擁中有座始建于明代的佛教寺廟,河邊、路邊,整個唐汪川里,遍地都是杏樹,每一棵古杏樹都是一件藝術品。佇立于廣闊的唐汪平川,根系深扎泥土,枝干向著天空延伸,長成了一種遺世獨立的姿態。古老皸裂的樹干襯托著粉紅艷麗的杏花,正是:“淡妝濃抹總相宜。”萬株杏樹競相綻放春天的顏色,讓人舒暢自然、心曠神怡,訴說著生命之源;古老的杏樹,久經風霜,講述唐汪鎮的變遷。
漆軍藝作品欣賞
正是:
擎天紅柱似石塔,唐汪平川映丹霞。
萬株杏樹花百畝,鎖的園春細描畫。
清晨,露珠喚醒了還帶著睡意的杏花,粉紅色的花朵含苞待放,半藏半露,讓人賞心悅目。透明的露珠在花瓣上滾動,給美麗的杏花穿了一件晶瑩剔透的薄衫。上午,一縷陽光照射到洮河面上,河面泛起了金色的波光,河邊的楊柳隨風搖曳,遍地的杏花沐浴著陽光,舒展著嬌柔的花瓣,在清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一枝枝,一簇簇,明媚的、鮮艷的花兒映著蔚藍云天,美不勝收。中午,當太陽最熾熱的時候,來到樹下小息,杏花依然發出一陣陣撲鼻的清香,芬芳隨風飄蕩,讓人心情愉悅、神清氣爽。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那香味引來了成群結隊的蜜蜂忙碌的采著花粉,穿梭在杏花叢中。下午,粉白色的杏花搖曳在枝頭,清風吹拂著它的花瓣。
那些美麗的花瓣就隨風散落,有在風中搖曳的;有在屋前打轉著的;有在人們身邊徘徊似乎不愿離去的;還有不住的狂舞飛旋的,好像是一定要展現它最秀美的一面給人們看到才肯罷休。傍晚,當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那粉紅色的杏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后地給太陽招手,期待著下一個美好的明天。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中,夜色撩人,盛開的杏花在月光下散發出陣陣清香。在微風中輕輕搖擺,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滿樹的杏花在月光下顯得分外艷麗、美麗,就如同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唐汪川的美,從清晨到日暮,無不透露著獨特的風情。這里的美,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從清晨到日暮,唐汪川的美在不同的時間和角度展現出不同的魅力。那碧波蕩漾的洮水與遍地杏花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漆軍藝作品欣賞
杏園寫生是面對生活來捕捉和抒發情懷的感悟,人們常說:藝術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表達著心中的真情實感,也還原了大自然的原本風貌。杏園寫生提高我們的創造力和活力,更充實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在這場杏花寫生活動中,真切地感受杏花的溫柔美艷,體驗到春天唐王川的美,滿眼的春色無不激起老師們寫生創作的熱情,他們及時用手中的畫筆來描繪、記錄這最美的一刻,用自己的筆墨方式,詮釋出大自然的美,通過個人的寫生作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藝術的無盡魅力。眼前所見之景,筆下所抒之情,亦是風景,也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漆軍藝作品欣賞
除了杏花,唐汪川的丹霞地貌也別具特色。蒼茫的丹霞地貌地勢險峻,山巒層次分明,鮮紅的巖石,崢嶸挺拔,姿態不凡,形態奇異,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雨流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這一奇特地貌,世間罕見,故而自古以來鮮少有人畫之,可供參考的資料不多。丹霞的寫生是不少藝術家的必研之課,通過認真觀察,尋找靈感的來源與切入點是首要任務。根據地貌特色,以線造型,注意形體結構的組合,高度提煉概括。用線統領一切,關注每一條線的變化組合,長短粗細,干濕濃淡枯及線質的韻味,流暢中張弛有度。一幅成功的丹霞寫生作品中既要有整體的震撼塊面,
又要有微妙的細節變化,做到大而非空,精而非碎的藝術效果。要抓住山石的起伏線,勾勒出輪廓并簡單地皴擦,把它概括的表現出來。通過點與段線皴結合的方式來表現丹霞地貌的磅礴氣勢、奇特造型和斑斕色彩,用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情感來勾勒描摹氣勢逼人的丹霞美景,是一個能賦予我新視野又具有很強挑戰性的創作新方向。在寫生的路上,我不再孤單,因為有自然的陪伴,有筆墨的陪伴,人不再迷茫,因為有方向,有目標,有勇氣,有信心,在不斷探索、嘗試的過程中營造出了獨屬于它是自己的筆墨情境,每一次寫生,都是一次新的成長,一次蛻變,學會了感恩和珍惜,以新的、美麗的狀態回饋這片土地。
______待續
唐汪川局部作品欣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