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子鄉(xiāng)--迭部縣臘子鄉(xiāng)的歷史文化

時間:2015-10-27 11:24:2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70年過去了,來到昔日的天險,只見一條寬廣的柏油公路穿天險而過,在崎嶇的山崖下向距臘子口十幾里海拔3000多米的鐵尺梁延伸。臘子口左邊的巖石讓人仰頭才能看到它的頂部,這巖石凌空而起,又穩(wěn)如泰山,形酷似一尊猛獸的雕像,而右邊,從河谷底到三、四十米高的懸崖間全是裸露的巖石,巨大的巖面上,不是水蝕的凹凸不平的坳痕,就是巖石本身粗壯的紋理,山巖整體上看上去像一峰駱駝。傳說早在古代,有只熊正在飲水,過來了一峰巨大的駱駝,熊立地而起,想看合格究竟。光陰飛逝,后來它們都成了化石。它是被大自然的神功雕刻而成的,又是被陽光雨露等滋潤而成的,還是被滔滔不絕的臘子河水孕育而成的。而人民心中的臘子口則是長征精神和紅軍的血肉之驅(qū)筑成的。為了紀念在臘子口戰(zhàn)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甘肅省人民政府在臘子口前修建了紀念碑,后又進行了重建。大理石面琉璃瓦頂?shù)募o念碑,聳立在臘子口河旁,掩映在青山峽谷中。如今,這里已成為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和甘南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35年9月15日,黨中央、毛主席率領(lǐng)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離開俄界(今迭部縣高吉村),沿白龍江東岸向臘子口前進。一軍團第二師四團為先遣團,與國民黨新編十四師魯大昌部進行了殊死博戰(zhàn),終于17日凌晨3時左右,勝利攻破了魯大昌部重兵據(jù)險扼守的天險臘子口,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進入陜甘的通道。

當年的天險如今已大道暢通,柏油鋪面,省道南北縱橫,天險變通途,臘子口成為追懷往事,憑吊先烈,宣傳和接受紅軍戰(zhàn)斗英雄事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人至此,可實地憑吊當年紅軍攻打天險的輝煌歷史,并可欣賞周圍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

 

相關(guān)文章
點擊排行
中國甘肅在線關(guān)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quán)聲明|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