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遇的“超級寒潮”正席卷全國!北方地區已經潑水成冰,南方也正顫抖著抵御雨夾雪的寒冷天氣,就連向來溫暖的廣州,也在今早傳來了“結冰”的消息。
每年冬天,是各種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期,尤其當天氣轉冷,血管一收縮,血壓就蹭蹭往上升。心血管專家提醒,面對寒潮天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保護好心腦血管,千萬別犯容易導致意外的“大忌”。
護心腦妙招一:出門別太早
寒冷會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也會比平時要更高。中醫指出,冬天清晨正值寒邪、濕邪,此時外出容易引來外邪入侵,發生感冒咳嗽,甚至心腦血管意外。
此外,太陽還沒完全出現前,空氣含氧量較低。此時外出鍛煉,會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所以,心血管病人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太陽出來后再到室外活動。尤其曾有中風史的中老年人,子女要提醒他們出門帶帽子,保護好腦部血管。
護心腦妙招二:洗澡別太久
老人怕冷,洗澡時常會把水溫調節到較高的溫度,而且喜歡洗到全身發熱,往往耗時都較長。但是,較高的水溫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造成空氣中含氧量不足。心臟不好的老人血液就會供氧不足,進而引發心血管意外。
專家建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10~20分鐘之間,超過20分鐘家人要及時關注。
護心腦妙招三:天氣再冷也不要蒙頭睡
寒潮濕冷天較多,特別南方沒有供暖系統,不少老年人喜歡蒙頭睡覺,這樣更保暖。然而,蒙頭睡覺會使被窩內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多,對血管健康尤為不佳。平時容易頭暈(血液供氧不足)的老人,請務必杜絕這種蒙頭睡的做法。
對于心血管不好的患者來說,正確的睡眠方法是右側臥位、低枕、頭露被外、雙腿屈伸,同時確保被褥足夠暖和。
護心腦妙招四:及時加藥
氣溫下降,血壓驟升,高血壓病人要考慮加量加藥。不過,無論減量還是加量,都要建立在血壓測量數據的基礎上。患者在咨詢醫生是否需要增減藥物前,最好連續記錄一周的血壓水平,使得醫生能更準確地修改治療方案。
護心腦妙招五:藥方泡腳
天氣寒冷,血壓波動大,胡世云主任醫師一個輔助降血壓的方子——鄧老沐足方,特別適合在冬天服用降壓藥效果不佳,或前期血壓波動、控制不好的高血壓患者。
【藥材】懷牛膝、川芎各30克,天麻、鉤藤(后下)、夏枯草、吳茱萸、肉桂各10克。
【泡法】把藥煲成水進行泡腳,藥物通過毛細循環進入人體,達到調理內分泌、滋陰理腎、平肝火等功效,還能改善血循環、起到降壓的作用。
護心腦妙招六:家中備好急救藥
卞繼芳副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家中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病人,患者身上一定要隨身常備治療藥物,家中最好備著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性藥物。
此外,對于冠心病的患者,家里可以備一些阿司匹林、波立維、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或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等藥物。當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時,這三種平時治療慢性病服用的藥物能起到應急的作用,緩解病情。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