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天祝縣全力實施“下山入川”工程小記

時間:2015-07-15 11:56:3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搬出深山走向幸福

  ——天祝縣全力實施“下山入川”工程小記  

    本報記者楊大立張海濤 

  “以前生活條件太差,一遇到下雨天,山里溝深路滑,外邊的人進不去,里面的人出不來,更別說娃娃們上學了。我家沒啥經濟收入來源,全靠常年在外務工維持生計,生活特別困難。現在搬到這里后,有了水泥路、自來水,圈舍養牛羊,有了自己的致富產業,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從天祝縣松山鎮中大溝村搬遷到南陽山片的那海珍,談起移民搬遷給他家帶來的新變化贊不絕口。

  走在天祝縣南陽山片“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安置區,可以聞到從院舍里飄出的飯香味,看到搬家的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移民們在這里安家落戶開始新的生活。

  “我們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思路,大力實施南陽山片‘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小康工程,以發展特色產業和設施農牧業、旱作節水農業為依托,積極動員高深山區農牧民群眾‘下山入川’,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天祝縣移民辦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至目前,在南陽山片2、3、6號移民點已搬遷入住367戶1468人;規劃新建的8號石塘、9號鞍子山、大圈灣、華藏中莊4個安置點和擴建的滿洲營、王家澇壩兩個安置點的住房、水利、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天祝縣委、縣政府將“下山入川”作為全縣一號工程,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各鄉鎮、各部門、各級干部同下“一盤棋”、同出一股力,按照市委提出的“先建棚子、再蓋房子”的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大力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為移民鋪就了一條幸福之路。目前,在南陽山片2、3號移民點建設日光溫室30座,養殖暖棚693座2079畝。

  “在山里的時候,十幾畝地的年收入寥寥無幾。搬遷到綜合條件比較優越的川區后,政府統一修建了日光溫室和養殖暖棚,既有種植又有養殖,特色產業的發展使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樣我們的心情更加舒暢,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移民劉智才說。

  天祝縣南陽山片“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小康工程的有序推進,只是該縣全力實施“下山入川”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和天祝縣委、縣政府把實施“下山入川”工程作為拔除窮根、快速脫貧的根本途徑和實現生態治理、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著力加大移民工作力度,努力實現高深山區群眾當年下山、次年脫貧、三年致富的目標。今年,該縣“下山入川”工程計劃搬遷移民1萬人,至目前,共落實移民2058戶8569人,占任務的85.7%。

  為確保如期完成年度移民工作任務,該縣嚴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將“下山入川”移民工程與精準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快進度,全力抓好移民搬遷工作。充分發動雙聯單位、雙聯干部的力量,幫助鄉鎮做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建檔立卡、精準對接,對每個貧困移民戶制定具體可行的搬遷計劃和脫貧計劃。切實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整合易地扶貧搬遷、土地整理、設施農業、危房改造、生態治理等項目,逐步擴大“雙聯”和“雙業”惠農貸款覆蓋面,加快推進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深入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確保每戶都有一項增收產業、每人都有一項致富技能,努力實現戶均3畝棚、棚均收入2萬元以上,切實增加移民群眾的經濟收入,確保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發展好、能致富”。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