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民政廳秉持為民服務、高效服務、便民服務宗旨,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堅持不攬權、不刁難、不推諉,促進了民政為民服務事業發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和認同。
不攬權,該下放的下放,該取消的取消
民政工作共有30多個類別120多項具體業務,涉及行政許可事項11項。
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審批事項設立多年來,我省除省假肢矯形康復中心外,沒有許可設立過一家,這樣的審批權早就應當下放或取消了。為此,省民政廳審慎論證研究,經請示省政府同意及時將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下放到市州民政部門審批。對多年來未開展過的2項非行政審批事項全部予以取消。將非公募基金會和異地商會的設立、變更和注銷登記下放到了市州和縣級民政部門,實行省市縣三級屬地管理。對縣級民政部門受理審核后逐級上報省廳審批的經營性公墓設立許可,根據省廳不直接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理的實際,報請省政府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目前,省民政廳審批事項減少為7項,其中許可4項,備案事項3項。
省民政廳在開展“三張清單一張網”清理中,共清理出行政職權76項,其中許可4項、行政處罰21項、行政確認7項、行政強制5項、其他行政職權39項。按照“加快推進執法內容和執法力量向市縣下移,省級政府部門的執法隊伍,除食品藥品、環境保護和知識產權監管外,都要逐步實現執法權下移和執法力量下沉,實現屬地管理”的要求,省民政廳計劃將養老機構監管和殯葬設施監管方面的8項行政處罰權、2項行政強制權下放市縣民政局實行屬地管理。
不刁難,該簡化的簡化,該壓縮的壓縮
老百姓辦事最怕的是辦事人員無故刁難,跑冤枉路。為此,省民政廳將所有許可事項進駐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民政窗口集中受理,實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和一站式服務。重新梳理簡化了辦事流程圖,不斷降低審批準入門檻,將縣級非公募基金會注冊資金下線從200萬元降到100萬元;將縣級公益類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注冊資金下線從過去的3萬元降到1000元、縣級公益類社團會員人數底限降到20人等。要求窗口人員一次性告知辦事人所需材料,明確承諾辦結時限。民政廳將社會組織登記、老年人優待證辦理、網上報考社會工作師資格、假肢和矯形器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傷殘等級評定、涉外收養登記、涉外婚姻登記等社會服務性事項辦結時限在法定辦結時限基礎上壓縮30%以上。最近,省民政廳進一步壓縮民政窗口所有事項審批時間,簡化審批流程,將審核環節的時限由原來的9個工作日壓縮為5個工作日、辦結環節的時限由原來的4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承諾辦結期限由原來的35個工作日壓縮到了30個工作日。
有擔當,該監管的監管,該承接的承接好
下放職權不等于甩手不管,更不意味著對責任的推卸。對下放了的審批職權,省民政廳及時下發文件通知各市州民政局做好銜接,指導各地及時承接好下放的審批事項,確保群眾辦事沒有空檔。同時,加強監督指導,深入了解掌握各地對下放事項辦理情況,指導各地做到承接得住、辦得了事。在此過程中,省民政廳探索建立健全了崗位負責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AB崗位制、一次性告知制、離崗告示制、失職追究制等八項制度,確保有人辦事、高效辦事。
最近,根據省政府要求,省民政廳又完成了57項便民服務事項在省政府政務服務網上的錄入、審核和發布,進一步拓寬了省民政廳為民服務的公開、透明、高效和便捷,使簡政放權真正惠及普通老百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