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西和縣多措并舉促進礦業經濟持續發展

時間:2015-07-22 11:26:0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為規范全縣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采礦行為——

  西和縣多措并舉促進礦業經濟持續發展

  西和縣魚洞村文化小廣場余軍攝

  西和北出口服務區石瑜攝

  西部商報訊(記者李俊君)為進一步規范全縣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采礦行為,全力推進西和縣各礦山依法安全生產,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西和縣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標本兼治、完善制度、強化監管、夯實基礎、集中整治、重點打擊”的原則,結合扶貧攻堅、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結合“工作落實年”部署要求,研究制定了《西和縣黃金礦產資源集中整治方案》《西和縣礦產資源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縣國土資源局等部門集中開展了4項活動,即“礦山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汛期礦山安全大檢查”“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秩序大檢查”“礦產資源集中整治”活動,集中整治有關生產企業、規范生產行為、保護植被生態、防止安全隱患,確保了西和縣礦業秩序的穩定,促進了礦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及“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主題活動,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和“礦產資源集中整治工作”宣傳活動。編印有關礦產資源集中整治的通告2000份,并在礦山、企業、鄉鎮、村社張貼宣傳。同時懸掛橫幅標語、利用LED顯示屏、宣傳欄、宣傳標牌等進行大力宣傳。執法車輛通過播放《礦產資源法》等進村入社巡回宣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調整思路整頓工作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通過4次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集中整治、礦山安全大檢查活動,徹底改變了以往整頓工作中“只注重停產、不注重落實,只注重整改、不注重監管”的問題。在整治及安全檢查中要求各礦業權人既要對現在的違法違規負責,也要對過去遺留的環保、安全問題承擔責任;既要依法積極繳納各種費用,又要對歷年所欠費用進行說明,通過整治工作,對6個探礦權曾以采代探違法違規,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尤其是堆砌的大量廢渣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一個采礦權擅自改變開采方式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尤其是堆砌的大量廢渣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按照“一企一案”原則(即:一個違法違規企業一個綜合整改方案),分片包干,靠實責任,嚴格按照整治任務不完成,責任人員不撤離,單位責任不脫鉤的方式督促企業抓好落實。整治過程中依法對2014年各礦山企業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重新核算、重新征收,責令9戶礦山企業限期整治,截至目前已全部繳清,共補收上交國庫礦產資源補償費699.98萬元。

  加強巡查鞏固整頓成果

  通過4次礦山清理整頓、安全檢查工作,已關停2戶礦山,動態巡查共計265次,下發《責令停止土地(礦產)違法行為通知書》157份,其中立案查處礦產違法案件16宗,落實罰款32.2萬元。

  在巡查工作中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措施,切實做到了巡查工作有記錄,制止違法行為有措施,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做到按程序、有力度、有結果,對整頓成果基本達到了“盯死、看牢、無反彈”。

  強化監管突出主體責任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工作,國土資源、安監、環保、水保、林業等部門均有監管責任,通過4次大規模清理整頓工作,進一步明確了礦山企業、勘查單位是本采(探)礦區域內礦業秩序管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負責本采(探)礦區域內礦業秩序及安全隱患自查、整改工作。西和縣國土資源局也建立了以“預防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處相結合”的國土資源執法監管責任體系,執法隊、國土所(分局)全部建立了動態巡查臺賬,責任到人,使巡查工作全方位覆蓋本區域,為全縣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通過4次集中整治及安全檢查活動,使西和縣所有礦山基本實現“四個確保”,即:確保安全生產,確保依法有序生產,確保生態和植被得到徹底有效恢復和保持,確保當地群眾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護,有效預防和遏止礦山違法行為和安全事故發生,保護礦山生態環境,實現礦產資源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發展。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