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岷縣漳縣地震重建兩周年】座座新房筑起民生“幸福夢”

時間:2015-07-22 11:37: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岷縣西江鎮唐家川村集中安置點唐學仁攝

  定西市岷縣漳縣6.6級地震已經過去兩年。如今,災區農房重建基本完成,一座座嶄新的房屋在陽光下格外醒目,白墻黛瓦,熠熠生輝,屋檐下的紅燈籠,都在告訴人們,這是一個剛剛獲得重生的村莊。據統計,定西地震災區重建農房共67487戶;農村居民住房維修加固共74607戶,目前都已全部竣工。之前,當地自建房基本處于“自生”狀態,農民更講究如何低成本地建房,而政府部門除劃定和選址外,對自建房沒有任何約束力。現在,“科學重建民生優先”成了重建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理念,每一根鋼筋、每一袋水泥標號要求都很高,而這,也是對“生命至上”理念的延續……

  本報首席記者唐學仁

  新開辟的聚居點

  都避開了地震災害點

  66歲的郭玉福聽說來采訪,興奮地領著記者到了他家的新房。200多平方米的新房,裝修已經結束,地上鋪了瓷磚,墻壁粉刷的雪白。“這是客廳,我打算買一臺液晶電視……”

  郭玉福家在岷縣寺溝鄉八步川村六社,兩年前的地震使他家的房屋全部倒塌。由于原來的房屋處于險溝邊,為了安全,岷縣政府在科學選址、合理規劃后,選擇了一塊平地作為八步川村的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這讓被集中安置的八步川村100多戶村民和郭玉福一樣心潮澎湃。郭玉福說,過去這里都是泥路,住的是土房,多虧有了政府幫助。

  岷縣災后重建模式和以往不同的是,當地采取“規劃先行,政府引導、群眾自建”的方式進行。寺溝鄉鄉長劉永鵬稱,災后重建,政府引導村民實行統規自建,村里成立了自建委員會,充分發揮民主自治,從新房規劃設計開始,村民就參與其中,房屋設計方案也召集戶主開了四次會議共同討論方案。重建過程中質量監管也由村民和政府共同把關。

  新開辟的聚居點都按照規劃避開了地質災害點,避開了泥石流。政府配套好了道路、管網,包括通信,把老百姓由散居變成了聚居。“現在的新房子,每戶都是按照抗8級地震災害設計修建的,每一根鋼筋,每一袋水泥的標號要求都很高。我們也親自監督,不讓村民偷工減料。”已經在岷縣指導災后重建一年多的八冶建設集團中天分公司員工李國橋說。

  “科學重建民生優先”

  是重建中的最主要理念

  比之過去,發生在災區的不僅僅是生活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家園有了更深的領悟和理解。災難雖然是“危”,但災后重建卻是當地農村住宅升級一次“機”。“科學重建”“民生優先”,這是岷縣在災后重建中秉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理念,也是對“生命至上”理念的延續。

  在岷縣麻子川鄉吳納村,新成立的“自管委”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設崗定責+星級管理”,對全村無職務的黨員,全部設崗定責,參與村里事務管理。“8+2”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新模式的推出,強化了村級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村“兩委”辦公室、計生辦、社會管理服務站、衛生室、培訓活動室、群團辦公室、專業合作社辦公室、農家書屋和金融服務點、便民服務點為一體的“8+2”模式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實現了由“辦事不出鎮”向“辦事不出村”的轉變。

  “轉變思想觀念很重要。”這是吳納村黨支部書記王海龍的切身體會。不僅如此,災后重建的各種變化還在吳納村悄然“上演”:打架耍牌鬧糾紛的少了、村民臉上笑容多了、村里也整潔了……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