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建設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平臺

時間:2015-07-23 16:10:3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喬理點擊:

建設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平臺

蘭州城市定位升級,將打造西部區域發展重要引擎

蘭州黃河風景

  西部商報訊(首席記者丁煒娜 實習生張紅)今后蘭州市將保持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穩定、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城鄉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現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力爭把蘭州建設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西部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區的科學發展示范區,歷史悠久的黃河文化名城。

  根據規劃,蘭州市今后將承擔六大城市職能: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通道和內聯外引的綜合性交通與通信樞紐;國家重要石油化工、能源儲備基地和轉運樞紐;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和有色冶金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基礎科學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航天技術等研發生產基地;西部地區重要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和旅游服務中心;甘肅省經濟、行政、文化與科教中心。規劃提出,到2020年蘭州市域總人口為500萬人,其中中心城區人口規模為27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為25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為91平方米。

  蘭州市城市發展戰略主要秉承四大發展戰略。首先是動力創新戰略,即拓展傳統產業基地,提升現代服務業中心。蘭州市將依托產業基礎,提倡科技創新,推動傳統工業向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增強優勢產業競爭力,豐富和拓展傳統產業基地的內涵。強化資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領,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高和加強蘭州在區域的中心地位和對全省的中心帶動作用。形成八大主導產業在城市安全戰略中,蘭州市將加強城市安全保障,著力推進節能環保。完善應急和管理體系,加強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險源對城市發展構成威脅,積極推進西固重化工的搬遷;構建區域生態結構,保護生態安全;集約節約、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資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進廢棄資源循環利用。

  1、住房建設 線路沿線適度提高住房開發密度

  根據規劃,蘭州市將切實保障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需求,完善基礎型公共服務網絡,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務設施的供給水平。規劃形成市級中心、市級副中心、組團級中心3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此外居住用地規劃將采用集中新建與分散改造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居住與就業平衡,在地鐵和主要公交線路沿線適度提高住房開發密度。對不同區域的居住用地采取差異化的發展政策。合理確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空間分布,優先保證保障性住房和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年度供應。

  同時蘭州市將落實節能減排任務,搬遷改造污染企業;調整工業園區布局,提高園區開發建設水平;推動中心城區零散的工業外遷入園。城關核心組團、安寧-七里河核心組團、西固核心組團、鹽場-九州組團,加快工業用地置換,推動工業用地逐步向外搬遷,增加商務、金融、商業、文化和居住等用地。在河口南、沙九、彭家坪、定遠組團集中布局工業用地,形成工業園區。大力建設由區域物流基地、城市大型物流和配送中心構成的、布局合理、運作高效、功能齊備的現代化倉儲、物流節點網絡體系。規劃在中心城區建設3個物流園區:沙九物流園區、河口南物流園區、和平物流園區。

  2、城市綠地 2020年人均公共綠地9.90平方米

  在城市外圍,蘭州市將重點抓好城市、城鎮周邊以人工生態林為主的城市林業建設,結合遠郊區域天然植被的修復工程,綠色通道建設等生態工程,打造宜居環境;南北兩山,以大型景區的開發建設為核心,以山地公園和森林公園為重點,以發展生態休閑農業和觀光農業山莊經濟為輔助,以建設組團間生態隔離帶為基礎,完善生態安全系統。在城市內部,蘭州市將以黃河及其濕地為骨架,以布局均衡的公園綠地為重點,以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他綠地等為補充,建成網絡完整,生態功能完備、景觀效果突出、使用率高、可達性強的城市綠地系統。到2020年,規劃綠地面積4031.17公頃,占城市建設總用地比例為16.12%;規劃公共綠地總面積為2722.9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90平方米。

  3、遺產保護 規劃確定10個歷史文化街區

  在規劃中,蘭州市將從城市自然風貌、城市格局、城市軸線、景觀帶和視線通廊、城市輪廓和高度等方面加強城市歷史格局的保護。規劃確定白塔山歷史風貌保護區、九州臺歷史文化保護區、五泉山歷史風貌保護區、金天觀傳統文化保護區、鐵路局歷史建筑保護區、民族大學歷史建筑保護區、南河新村近代民居保護區、近代工業建筑保護區、石化城工業文明保護區等10個歷史文化街區。突出以五泉山、白塔山、金天觀等代表性歷史建筑群的保護為重點,加強各級文物的保護與恢復。加快對文物古跡的普查力度,對尚未列入保護名單、但有保護價值或潛在保護價值的古跡和近現代優秀建筑要及時列入保護名單,報市政府審定,并向社會公布。

  4、城市交通 形成“承東啟西溝通南北”交通體系

  規劃要求,蘭州市依托航空港和亞歐國際通道優勢區位,逐步形成對接中外的西北區域性門戶;加強路網性鐵路樞紐和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建設,打造西部地區重要樞紐;構建輻射周邊、服務西北地區的內部溝通組織中樞;著力加強南北向通道建設,形成“承東啟西”與“溝通南北”并重的對外交通體系。

  機場發展成為西北區域性門戶樞紐機場,實施中川機場改擴建工程,提升飛行區標準至4E,擴建航站樓和站坪。鐵路建成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和普通干線鐵路構成的多層次鐵路網絡。加快建設寶雞-蘭州客運專線、蘭州-烏魯木齊第二雙線、蘭州-張掖城際鐵路、蘭渝鐵路、蘭州-合作鐵路及包蘭鐵路二線等干線鐵路。規劃新增白銀-蘭州新區-蘭新鐵路間的鐵路聯絡線,并以此為基礎新增工業支線鐵路支持蘭州新區發展。鐵路客運站,構建“兩主一輔多點”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兩主”為蘭州西站與蘭州站,“一輔”為榆中站(含夏官營客運站),并結合新建鐵路改擴建形成市域范圍內“多點”鐵路客運服務。鐵路貨運站,構建“三主兩輔一中心”鐵路貨運樞紐體系,以蘭州北路網性編組站為蘭州市貨運組織的中心,以河口南集裝箱中心站,蘭州新區的中川貨運站與榆中片區的夏官營貨運站組成服務區域貨物集散為主的鐵路貨運主樞紐,以蘭州東站與西固站組成服務中心城區貨物集散為主的貨運樞紐。

  5、路網建設 2020年公交出行比例超過四成

  公路規劃形成“一環、一聯、六射”的高速公路系統;形成“射線+聯絡線”等級匹配的干線公路網系統。規劃“兩橫三縱”的市域快速路系統支撐蘭州城市向新區拓展。規劃蘭州城市道路分為城市干路與一般道路兩個等級,形成與城市布局形態協調、道路功能層次分明的“雙層網絡”結構。規劃形成“兩橫四縱”的快速路網絡,規劃快速路總規模達到170公里;規劃形成“六橫十八縱”的骨架性主干路系統,總規模達520公里。規劃跨河橋梁共24座,其中快速路通道2處,主干路通道20處,次干路通道2處。提高公交服務水平,規劃期末全方式公交出行比例達到40%~45%。蘭州市軌道網由市域軌道線與市區軌道線組成。遠景預留4條市域線,規劃期內市區軌道線建成軌道1號線,啟動2號線建設。規劃5條BRT線路。

  6、環境保護 建立第二水源和應急水源

  根據規劃,蘭州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水環境達標率按功能區達到相應標準,建立中心城區和蘭州新區的第二水源和應急水源;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廢水達標率達到10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煙粉塵等主要污染物均達標排放,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推動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進程;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危險品廢物得到安全處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