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法律不斷的完善,震懾力加大,邪教組織開始不斷改頭換面,從地上公開活動轉入地下秘密活動、從面對面的對抗性轉為偽善的非對抗性,將活動場所由城市城鎮轉到邊遠農村,于是一些農村群眾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不幸被其裹挾成為邪教信眾。
病患群體心理暗示在“作祟”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衰退,感知覺發生顯著退行性變化,行動遲緩,記憶減退,各種疾病開始出現,特別是許多身患慢性病且長期治療效果不很明顯的老人迫切希望擁有健康的體魄,但在面對不可挽回的衰老或者家人的病患時,很容易產生畏懼的心理,害怕變老,擔心生病,懼怕死亡,甚至出現疑病狀態。但迫于醫療條件的限制,經濟條件的制約,在遭遇邪教人員“強身健體、祛病健身”、只要虔誠地奉“三贖的名”禱告就能去“罪根”、“師傅可以給你消業,清理身體”、“共修打坐可以不自療藥”等“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等幌子后,抱著“神靈”面前試一試的心態入了教。當被輔以種種編造的超自然神跡與見證,并體會到不斷強化以“好起來”的心理暗示加上有規律的生活起居所產生的心因性好轉假象后,他們便對此深信不疑,在邪路上越走越遠。
空巢群體關懷假象真“難擋”
在農村,由于子女成年后求學、工作、打工等原因離家生活,部分老兩口也因帶孩子而兩地分居,與家人空間上的分離、觀念上的代際差異、精神上的慰藉不夠,以及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單調缺乏,與老人希望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的理想狀態存在強烈反差。“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寥生活,使得大量老人孤獨感、失落感驟增,安全感缺失。當傳教人員“知心大姐”式的死纏硬磨,聊天宣揚“救世濟世”、“無所不能”,恰好填補了老人心靈上的孤獨和苦楚,迎逢了老人害怕寂寞、渴望有人關心、期望與人傾訴的想法;當聽到“我們學員、我們弟子”,“兄弟姊妹”等容易讓人產生歸屬感的語言時,便會產生這是“真、善、美”度人度己的錯覺;如若再遭遇“色情局”、“仙人跳”、小恩小惠等卑劣手段的威逼利誘下,虛罔的“空巢老人”就會不知不覺誤入歧途,一步一步陷入泥潭,為之驅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