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張歡)跨越時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開啟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勾畫出我國地方開放型經濟的新版圖。各省區市把握機遇、擴大開放空間的關鍵是,銜接古今、對接中外,探尋需求和利益的契合點。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合作的整體部署,“一帶一路”其實并不存在“誰在、誰不在”的區別,這是全國一盤棋的布局。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所言,全國各地方都在帶上和路上,各省區市應該按照總體藍圖,發揮自身的特質和優勢,積極參與其中。
對于涵蓋古絲綢之路大段路徑的西北地區,可以站在歷史的積淀上繼續推進開放戰略。新疆可以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的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陜西、甘肅、寧夏、青?梢园l揮綜合經濟文化和民族人文的優勢,打造內陸型開放新高地,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甘肅省商務廳副廳長張世恩在日前召開的新華社“新華絲路”信息產品發布會上談到,西北一些地區已經具備了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重能力,輕工、紡織、食品等產業可以在蘭州新區落地生產,銷往東歐和中亞、西亞市場;甘肅的水泥、電解鋁、有色金屬、裝備制造業等已經走入中亞國家。與此同時,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的歷史淵源也增強了雙方的文化認同感,人文交流的基礎很堅實。
東北地區可以借由“一帶一路”建設,將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大業融入國際合作。東北地區的內蒙古聯通俄蒙,黑龍江對接俄羅斯鐵路通道,吉林、遼寧可以與俄遠東地區開展陸海聯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在此開啟已是水到渠成。
西南地區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往來歷時已久,“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將放大西南地區與東盟國家的陸海相鄰優勢。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將獲得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西南地區可以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云南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劉杰表示,云南省正在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完善“八出省、四出境”的立體網格式國內國際運輸通道,同時完善對老撾、緬甸、越南三個跨境經濟合作區,充分釋放通道經濟的對內對外效應。
沿海和港澳臺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锻苿庸步ńz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要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形成能夠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的競爭新優勢。
內陸地區具有縱深廣闊、人力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的優勢。依托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呼包鄂榆等豐富的城市群,內陸地區可以推動區域互動合作和產業集聚發展,并與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運輸通道相得益彰。重慶銀行副行長楊世銀談到,重慶銀行已經從授信額度上著力支持當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集群和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貿易,助力內陸城市建設對外開放高地。記者了解到,完善內陸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協調機制、打造“中歐班列”運輸品牌、建設航空港和國際陸港等項目,也已成為內陸省區市規劃中濃墨重彩的章節。
伴隨“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的發展漸入佳境,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網絡將越織越密,區域的增長動力必然增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也會獲得強力支撐。北京市商委主任閆立剛表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業的合作,為北京擴大科學技術服務、互聯信息網服務、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對外開放提供了機遇,也為京津冀協同到境外投資合作等國際化經營提供了動力。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長江沿線各省份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保持了較高增速,絕大部分地區超過全國水平。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樹成認為,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將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區域之間合縱連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帶,同時能夠促進國際與國內經濟發展互聯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邊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局面。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