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榆中北山發展百合產業 “望天收”變身“希望田”

時間:2015-07-28 11:15:3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采收百合花

  7月24日,記者走進榆中縣園子岔鄉小岔村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采收百合花的繁忙景象。正值7月,室外氣溫已近30度,但高溫天氣絲毫退卻不了園子岔鄉村民們洋溢在臉上收獲的喜悅。

  搭建產銷平臺壯大龍頭企業

  “光我一家百合種植面積就有近兩百畝,我是全鄉最早種植百合的人之一,現在技術上已經較成熟,有了一定種植經驗,產量和品質都不錯!”小岔村富源百合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滕漢生高興地說。

  近年來,園子岔鄉黨委政府按照“政策引導、資金幫扶、科技助推、大戶帶動”的工作思路,積極爭取扶持資金,搭建產銷平臺,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百合種植已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滕漢生去年靠種植和加工食用百合,就獲得40多萬元純利潤。

  昔日旱田、荒田告別了“望天收”,如今已成為了農民致富的“希望田”。

  精品種植做強產業

  “既然我們種出的百合被用于供種,說明我們這個地方生態環境還不錯、病蟲害少,適合發展百合產業!”滕漢生這樣說。

  “本地的土和空氣都不錯,我們用的肥料也主要是農家肥,我們種植百合就要種好!把百合種植成地地道道的天然綠色無公害蔬菜……”面對記者的疑問,滕漢生這樣回答。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引導和市場利好消息的雙重帶動下,園子岔鄉2015年新增百合種植面積1.2萬畝,全鄉百合留床面積2萬畝,戶均10畝以上,百合種植已覆蓋全鄉6行政村40個自然社。園子岔百合種植基地包括小岔村門灣社、陽洼社、大墩子社。現有種植專業合作社4家,基地百合種植面積4500多畝,2014年種植基地人均純收入已超過1萬元。

  整合資金“強筋壯骨”做足老百姓的富民產業

  2015年,園子岔鄉百合主產區就有兩個村被列入縣重點精準扶貧村,面對農業的“身子骨”怎樣由弱變強?園子岔鄉負責人說:“新形勢的農業綜合開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整合項目資金,集中投入,要在百合產業上創新發展。”正是基于這一思路,園子岔鄉努力把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攥緊拳頭”綜合使用,計劃在未來3年讓百合產業走得更高更遠。

  記者了解到,為了推進百合產業發展,刺激農戶生產積極性,當地政府出臺了相關農業扶持政策,除此之外,當地也在積極探索“互聯網”銷售模式,7月17日起在淘寶網等平臺開設專門的網店,產品可以直接銷售給消費者和廠家,省去中間流通環節,在價格上也讓農戶享盡實惠,甚至不用出村,產品就賣出去了。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