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臨夏民族日報報道 (記者 馬永德) 享有“中國花椒之鄉”美譽的積石山縣,今年花椒又獲豐收,年產量約為630萬公斤,實現產值1.9億元,全縣花椒人均收入達到731元,占該縣人均純收入的23.7%。花椒已成為全縣干旱山區林業發展和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為了加大花椒這一支柱產業培育力度,該縣結合沿黃萬畝花椒基地建設項目和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等重點國家林業生態工程,廣泛發動群眾利用房前屋后、溝壑荒灘等閑散地大面積栽植花椒樹,嚴格實行“誰的地塊,誰退耕,誰栽植,誰所有,經營權長期不變,允許繼承轉讓”的優惠政策。大力倡導農民群眾和經濟實體承包荒山發展非公有制花椒產業。確定林權,放手發展,切實讓承包者吃上“定心丸”,充分調動起群眾的種植積極性。
該縣逐年擴大花椒栽植面積,從最初的1120畝擴大到今年的31萬畝,掛果面積達到21萬畝,全縣花椒產業覆蓋15個鄉鎮、85個行政村。在吹橋公路沿線的癿藏、鋪川、銀川、安集、胡林家等鄉鎮建成了“百里花椒長廊”,建設面積達到10萬畝,惠及49個村、6.8萬人。以此長廊為中心,向干旱山區和半干旱山區的郭干、石塬、柳溝、四堡子一帶輻射發展,銀川鄉已成為全縣花椒產業開發典型示范鄉。截至目前,該鄉花椒種植面積達3.5萬畝、385萬株,人均226株,其中有10個村面積在千畝以上,有150戶年產值在萬元以上。通過發展花椒產業,該縣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8萬畝,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