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適應新常態打造新格局 甘肅省項目建設工作述評

時間:2015-07-29 10:41:2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本報記者楊世智 伏潤之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也是甘肅拉動投資、調優結構、改善民生、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抓手。

  4年來,通過項目帶動行動和現場觀摩活動,極大地調動激發了全省上下謀劃項目、爭取項目、落實項目的熱情和干勁,催生了一批規模大、層次高、效益好的項目和產業,也讓廣大干部群眾加快發展的思維更加開闊,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堅定,干勁更加充足。

  項目建設沒有完成時。但是,新常態下項目工作抓什么?怎么抓?這是擺在全省干部群眾面前的重大課題。

  項目促進發展,項目也決定未來

  當前,我省發展正處于經濟轉型、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

  從時間上來說,“十二五”規劃即將收官,“十三五”藍圖需要科學謀劃。兩個重大時間節點的交替,不僅意味著發展的延續,還意味著發展的升級。

  目前,正處于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困難增多,壓力加大。從發展內涵上而言,經濟新常態之下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有質的變化。

  那么,未來該如何發展?

  我省實施的“項目帶動行動”、“3341”項目工程和現場觀摩實踐證明,抓項目促發展是當前發展階段之所需,實際成效之所悟,各方期待之所歸,領導干部職責使命之所系。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強調,項目觀摩活動和項目建設工作不是搞不搞的問題,而是搞得實不實、好不好的問題。省長劉偉平也指出,項目建設表象上看,反映的是一個地區項目建設的數量、規模和質量的情況,但實質上反映的卻是謀事實不實、干事創業的勁頭足不足、組織經濟發展的能力強不強的問題。

  今年以來,我省發展下行壓力加大。為此,省委省政府提前進行今年的項目觀摩活動,要求從現在開始抓,決戰下半年,為完成今年目標任務、爭取“十二五”有個圓滿收官和“十三五”有個良好開局打好基礎。

  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

  決戰下半年,需要全省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項目意識,堅持好、拓展好、運用好項目建設和項目觀摩實踐證明務實管用的抓手和辦法,抓住經濟發展的規律、抓準投資變化的規律,明確每個時段項目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推動經濟從初級的粗放式增長向中高級的內涵式增長的轉變。

  項目促進發展,項目也決定未來。

  科學研判 傳遞信心 真抓實干

  經濟新常態下,能不能吃準、吃透其中的規律,直接關系到項目建設工作的全局和實效。

  今年以來,涉及到我省結構和后勁的工業投資、基礎投資、大項目投資持續下降和回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從客觀方面來說,其中既有經濟新常態下整個國內外經濟宏觀形勢和走勢的直接作用,也有國家加大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清理規范和項目建設環境的趨緊約束等因素的直接影響,同時也是我省長期以來形成的不合理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等帶來的直接制約;從主觀方面而言,則反映出我省各級各方面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能力,特別是抓項目工作的思路、眼光、作為、作風和狀態,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對此,7月28日召開的全省項目觀摩活動總結大會指出,各地各方面必須要有責任和壓力,主動有效作為;要有信心和定力,科學認識和把握經濟規律和發展規律,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把自身的機遇、優勢、潛力和作為充分發揮好,與時俱進地抓好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在項目建設中,戰略上要保持定力,正確處理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牢牢扭住轉型升級這一主攻方向,千方百計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戰術上要聚焦發力,緊緊圍繞確保增長、就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制定政策,緊緊圍繞確保轉變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完善措施,堅持穩中求進,力爭穩中有進;戰役上要有效用力,盯住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深入分析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提出應對策略,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的整體戰。

  事實上,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確實擁有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撐。其中,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有政策平臺效應逐步顯現的支撐,也有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支撐,還有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的動力支撐。上半年,雖然全省投資增速出現回落,但仍有很大的政策空間和投資回旋余地,各地把項目投資增長拉回到預期區間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當前的關鍵,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形勢的研判上來,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加大投資的有利條件傳遞給社會、傳遞給市場和企業,堅定信心,綜合施策形成抓投資的整體合力。全省各級領導干部要結合這次項目觀摩活動,堅持問題導向、主動擔責任事,善于在問題中找對策、在差距中找潛力,變壓力為動力,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的關鍵措施,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緊迫感,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千方百計、凝心聚力加大項目建設力度,通過項目建設的擴量和提質增效,筑牢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其實,未來抓什么樣的項目,“3341”項目建設工程的指向很明確,既契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方向,也契合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目前省里掌握的動態項目庫中項目總數量已達到4.2萬多個,涉及投資達9萬多億元,關鍵在落實。

  實干才能興省。項目建設更是如此。

  把握取向聚焦重點先謀后動

  項目建設事關重大,必須把握取向。

  國家政策是項目建設最根本的方向,任何時候都要貫徹和體現到實踐中。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包括“七大工程包”、“六大消費包”、《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等。只有圍繞這些政策來謀劃項目,才能爭取到項目;只有緊扣國家政策方向落實項目,才能享受到紅利。因此,各地要認真研究和對接國家層面的產業布局、產業規劃、產業政策,從中找準自身的定位、方向和重點,圍繞政策契合性謀項目、爭項目、上項目。同時,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項目建設的規定,拉起警戒線,織牢防護網,重視項目的約束性。否則欲速則不達,甚至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和影響。

  緊扣資源稟賦優勢,重視特色性和融合性,是項目建設的另一個取向。特色性,就是要把當地的區位、資源、政策等優勢發揮好,上特色項目,搞特色產業。融合性,就是要在發揮特色的基礎上,加強區域統籌、要素對接、產業互促,以融合聯動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和增長點。緊扣現有產業基礎,重視集聚性和高端性,也是項目建設的重要取向。現有產業的改造提升和延伸拓展,是項目建設的重要依托和增長空間。

  項目建設事關重大,必須聚焦重點。

  根據未來發展的方向,我省項目建設必須重點聚焦三類項目:一是帶動性強的項目。就是要緊扣國計民生、著眼發展需要、順應群眾期盼,認真研究一批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全局具有輻射帶動性的重大工程,對推進社會建設、生態環保、改善民生、群眾增收作用顯著的重大項目,對解決突出矛盾、增進公平效率有力有效的重大政策,為補短板、增后勁、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撐。二是擴展性強的項目。就是要打破區域概念,立足更廣范圍謀劃項目、整合資源,落地的重大項目要讓周邊地區也能找到對接口;就是要打破單體概念,多引進需要產業協作、配套服務的大企業大項目,為培育和催生更多關聯企業創造條件和空間。最終,力爭形成一個項目落地,帶動多點開花。三是成長性強的項目。未來成長性強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如新型能源、生物醫藥、信息網絡、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文化創意、教育體育等。

  項目建設事關重大,必須謀定而后動。

  謀定而后動,關鍵要處理好“遠”和“近”的關系。“遠”,意味著增后勁,著眼“十三五”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來謀劃和布局項目;“近”,意味著保增長,著眼應對當前下行壓力、保持投資增速來部署和上馬項目,這兩個階段的項目工作要統籌起來推進。我省現有的產業體系基本上是“一五”、“二五”時期打下的家底,產業體系以能源和重化工為主導,如果不加以改造提升和轉型,將會面臨困局。因此,今后謀劃和建設項目必須著眼“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從建立符合未來方向、具有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產業體系來考慮,聚焦國家已經明確的領域,在確保目前提出的260個PPP項目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基礎上,抓住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兩基”,供水、供氣“兩供”,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兩治”等重點,再推出一批PPP項目,努力讓社會資本在項目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要體現政企結合發揮合力。在項目和投資工作中,既要重視發揮政府的作用,又要重視發揮企業的作用。政府除了直接抓好公共服務領域的項目建設,也要發揮好平臺作用,引導、對接和規范投資行為,規避和降低市場的盲目性。

  面對經濟新常態,全省上下一定要從這次觀摩活動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出發,仔細分析全省項目工作的形勢和特點,認真研究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項目建設的總體要求、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進一步把各級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不斷開創全省項目工作的新局面。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