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隴原行進的堅實腳步 甘肅省前三年項目觀摩活動回顧

時間:2015-07-29 10:43: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甘肅是一個欠發達省份,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進一步加快發展。那么,加快發展的發力重點在哪兒?

  2012年4月24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大會指出:我們面臨的最大矛盾是發展不足、最大機遇是政策疊加、最大希望是開放開發、最大責任是富民安民,必須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轉化政策和機遇,積極應對風險和挑戰,努力走出一條內陸邊遠地區開放開發和艱苦貧困地區后發轉型升級的新路子。大會決定深入實施包括“項目帶動行動”在內的十大重點行動。

  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廣大干部群眾的共識。

  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12年起,按照“看新不看舊、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的要求,連續3年對各地所建項目進行高規格、多角度、全方位的現場觀摩。

  全省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的大幕由此拉開,并不斷引向深入,邁出了甘肅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堅實步伐。

 

  本報記者 楊世智

  “看新不看舊”:

  今天的項目數量就是明天的經濟總量,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

  八月是個收獲的季節。2012年8月14日,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的全省項目現場觀摩活動正式啟動。

  在首站嘉峪關,觀摩團現場觀摩了10個重點項目。其中既有技術改造的,也有生產加工的;既有產業園區的,也有基礎設施的;既有文化旅游的,也有生態治理的,涵蓋面比較廣,代表性也比較強,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嘉峪關市新建項目的基本情況。

  每到一處,觀摩團成員都仔細聽取項目情況介紹,實地察看項目建設推進情況,詳細詢問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就項目下一步建設情況進行深入的交流。晚上,觀摩團則召開點評會,對所觀摩項目進行點評,既肯定成績也指出不足。

  之后,觀摩團一路向東,從河西到隴東,從蒙古高原到甘南草原,先后對14個市州2011年下半年以來新開工的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園區建設、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生態保護、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等領域的107個項目進行了現場觀摩。

  白天觀摩、晚上點評已成為觀摩團的一個定例,也是項目建設實踐升華為理論、理論指導具體實踐的一個互動過程,不斷開闊著各市州抓項目促發展的思路和眼界。其中,酒泉市深化發展思路,政策聚焦、園區聚集,著力打造新能源基地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沿著產業鏈去爭取項目,引來的項目都跟主導產業密切相關。觀摩團點評時認為,其做法把“今天的項目數量就是明天的經濟總量,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這一發展思路具體化,很好地處理了項目數量和經濟總量的關系。

  10月14日,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總結會在蘭州召開。

  大會根據觀摩的情況,對各市州新建項目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全省各地抓項目的意識日益增強,抓項目的視野越來越寬,抓項目的方法日趨多樣,抓項目的成效正在顯現。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總結經驗,分析不足,進一步認清推進項目建設的重大意義,把加強項目建設作為實現發展目標的強大動力,作為搶抓機遇、后發趕超的必由之路,作為轉型跨越、富民興隴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樹立和強化項目意識,不斷提高謀劃項目、爭取項目、落實項目的能力,以項目的大建設拉動大投資、培植大財源、帶動大就業、促進大發展。

  通過觀摩,也進一步堅定了省委省政府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的決心。在總結會上,省委鄭重決定:從當年起實施“3341”項目工程,打造三大戰略平臺、實施三大基礎建設、瞄準四大產業方向,確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看大不看小”:

  項目建設中“盆景”不少,但要努力把“盆景”變成“風景”

  2013年的全省項目現場觀摩活動于當年10月27日拉開序幕,此次活動的主題是“看大不看小”。

  如果說2012年是全省項目觀摩的“元年”,那么2013年就是把觀摩成果變為實踐成果、實踐成果又推進理論進一步發展的一年。

  這次觀摩活動對組織形式、時間安排、方式方法等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優化調整,變全省一個觀摩團為東南、河西、中南三個片區觀摩團,使觀摩的時間縮短了,安排緊湊了,效率更高了,作風更實了。

  同時,上一次觀摩活動中形成的“白天觀摩、晚上點評”變成了“現場觀摩、立時點評”,使觀摩活動成果的受益者從上一年的領導干部擴大到項目業主和致富帶頭人。

  而項目建設也在發生明顯變化。比如慶陽。這一年,慶陽市把“3341”項目工程作為科學發展、轉型跨越、富民興隴的總抓手,突出首位產業、基礎設施、富民增收、文化旅游等項目,建立了重點項目包抓責任制、盯守辦理制、全程服務制、定期督查制和全員參與制等“五項制度”,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呈現出“速度提升、投資增長、結構優化”的態勢。

  盡管如此,觀摩團在點評西峰區鄢旗坳循環農業示范區項目建設時,仍給出了更廣闊的思路,認為這一項目建設雖然在開放拉動、龍頭帶動、多元互動等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但這只能算是一個“盆景”;目前我省這樣的“盆景”不少,不缺經濟效益好的點,缺的是示范帶動效應更大的“風景”。各地要從更高的層面加強規劃、科學布局,研究如何復制推廣,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努力形成板塊示范帶動效應。

  類似的故事,在河西片區、中南片區觀摩活動中同樣發生著。

  4天之后的10月31日,全省項目觀摩活動總結會在蘭州召開。

  大會指出,通過項目帶動重點行動、“3341”項目工程的深入實施和觀摩活動的開展,各地的項目建設重視程度高,抓項目氛圍更濃了;平臺抓手多,抓項目力度更大了;項目結構優,抓項目效果更好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能量不斷積累、潛力加速釋放、后勁日益增強的新階段,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喜中有憂。在以后的項目建設中,各地要堅持擴大增量與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有機統一,堅持自身挖潛與上爭支持、外強引力有機統一,堅持當前發展與持續發展、長遠發展有機統一;突出擴大總量與優化結構并重、放大項目經濟效應,突出主導產業與集群發展并重、放大項目乘數效應,突出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態并重、放大項目民生效應,突出改造提升與引新培新并重、放大項目邊際效應,不斷提升項目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以項目建設的更大成效開創轉型跨越、富民興隴新局面。

  概括而言,就是要把“盆景”變成“風景”。

  “看高不看低”: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

  2014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入中高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顯性化。

  這一年,甘肅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進一步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增大。

  10月11日,第三輪全省項目現場活動拉開序幕,觀摩仍舊分為河西、東南、中南三個分片進行,觀摩的主題是“看高不看低”。

  這一年,面對新常態,各地“3341”項目工程凝心聚力轉作風,攻堅克難創事業,項目建設可圈可點。其中,河西片區觀摩團觀摩的金昌市,堅持把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作為利當前、惠長遠的重要抓手,統籌謀劃、綜合施策、狠抓落地,建成了一批高新技術項目、產業聚集項目、文化旅游項目和新型城鎮化項目,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點評中,觀摩團對金昌正確處理“高與低”“當前和長遠”關系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要求當地進一步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著力抓好科技創新型項目建設,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努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

  10月15日,全省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總結會在蘭州召開。

  大會指出,面對經濟新常態,各地項目建設亮點紛呈、結構水平明顯提升、氛圍環境更加趨好、空間前景十分廣闊,項目工作呈現出緊扣并突出重大機遇和平臺、轉型升級趨勢和要求、自身優勢和定位的鮮明特點,抓項目的意識、力度和成效有了很大變化、長足進步。經過三年努力,全省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項目數量、總量、質量、科技文化含量普遍提升,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成效明顯,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工作作風得到鍛造提升,廣大干部群眾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信心大為增強,甘肅開放度、影響力、美譽度明顯提高。項目建設工作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益啟示,主要是抓項目必須堅持正確導向、必須堅持科學理念、必須堅持雙管齊下、必須堅持融入平臺、必須堅持創新引領。

  項目帶動重點行動實施三年,項目現場觀摩三年,我省固定資產投資節節高,分別達到5040.53億元、6407.20億元、7759.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85%、27.1%、21.11%;經濟發展邁出了三大步,經濟總量依次達到5650.20億元、6268.01億元、6835.27億元。

  展望未來,項目建設沒有完成時,我省項目觀摩也正在進入科學化、常態化。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