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多部門聯動打擊食品安全犯罪

時間:2015-07-31 16:18:4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檢查食品衛生安全。白銀市食藥監局供圖

  據甘肅日報報道 (記者 朱宇鯤)近幾年,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刑事案件數量急速攀升,作案手法越來越多,隱蔽性越來越強。對此,執法部門也在摸索、總結經驗,分析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并制定相應對策,全力凈化食品生產和銷售環境。

  其中,蘭州、白銀、金昌等地的檢察機關,提前介入,主動作為,有力推動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專項立案監督活動。通過健全完善“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實現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無縫對接,并成功辦理了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

  洋蔥地里沖施農藥“3911”

  7月29日,記者從金昌市金川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一起因涉嫌往洋蔥地里沖施農藥“3911”的案件,經不懈督辦后,目前已進入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

  4月22日,金川區農牧局工作人員向檢察機關反映,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雙灣鎮、寧遠鎮等地的一些洋蔥種植戶,在澆水灌溉的過程中,有沖施“3911”農藥的違法行為。

  當檢察、公安人員到達案發現場時,農牧局執法巡查大隊的工作人員已經依法查扣了10瓶“3911”農藥,以及88個空農藥瓶子,發現已經沖施農藥過水面積達到24畝。當天,還發現另外3家承包種植洋蔥的農戶,也同樣有沖施“3911”農藥的行為。

  “3911”是一種高毒農藥,在土地里殘留時間長,一旦食入,極易造成神經生理功能紊亂,進而引發重大疾病。這種農藥在人體潛伏期長、不易發現。“3911”農藥不但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同時也嚴重污染生活環境,農業部明令禁止使用。

  據介紹,在辦理這起案件中,檢察機關在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法銜接”中,發揮了橋梁紐帶和牽頭抓總的作用。經檢察院銜接、督促,嫌疑人均被依法刑事拘留。延伸了偵查監督的觸角,既對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調查、偵查取證工作進行了有序引導,也對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行政和刑事司法機關公正司法進行了有效法律監督。

  同時,針對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查處中物證查找難、書證收集難、口供獲取難的問題,檢察機關主動與金川公安分局、農牧局溝通,提前介入、積極引導相關職能部門準確收集證明犯罪事實的原始證據。

  火鍋店重復使用“口水油”

  2014年2月22日,蘭州市食藥監局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對群眾舉報的叁叁叁火鍋店使用口水油一案,進行了檢查。現場發現,操作間里有回收油450斤、調味品火鍋紅油3瓶、食品添加劑乳化硅油7瓶。執法人員當場對此批物品進行了查扣。

  同日,蘭州市食藥監局就此案是否涉嫌犯罪向蘭州市檢察院進行法律咨詢。蘭州市檢察院分析后認為,此案涉嫌犯罪,建議該食藥監局將此案移送公安部門。經檢察機關與公安部門多次溝通聯系,最終依法立案。

  2014年12月8日,店主靳某、負責人張某均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期4年執行。

  在這起案件辦理中,檢察機關與行政執法機關在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的良性互動和有效銜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檢察機關也發揮了一體化辦案模式的優勢,提前介入,加強和公安機關溝通聯系,對偵查活動進行全程跟蹤。

  火鍋油中檢出塑化劑

  2014年11月11日,白銀區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周某、王某各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2萬元。

  經查,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周某、王某以營利為目的,將在白銀區經營的“周吳老坎串串香”火鍋店的餐廚泔水,過濾后加工成地溝油供顧客食用。

  經鑒定,這些地溝油底油中含有塑化劑。根據國家有關標準測定,這些地溝油塑化劑超標170%,自助底油超標33%。據介紹,這樣的地溝油被食用后,干擾人體內分泌,并可造成生育障礙。

  在這起案件辦理中,檢察機關積極作為,在接到食藥監管部門通知后,第一時間抽調辦案骨干趕赴現場,引導行政執法人員提取證據,并迅速與公安部門溝通聯系。由于定性準確,證據確鑿,該案于當日被移送公安機關,次日即被立案偵查,后經法院依法判處。

  據了解,在2014年開展的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中,白銀區人民檢察院共監督行政執法單位移送涉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17件。

  多部門聯動應成長效機制

  據白銀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何明田介紹,近幾年的食品安全案件涉案人數攀升、領域擴大。行為人為了逃避監管打擊,作案地點往往選擇在城郊接合部,以及偏僻路段的租賃房內,而且還經常變換作案地點。作案時間一般以晚上加工、凌晨送貨為主。

  據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檢察院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以前該院基本沒有受理過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案件。2012年受理生產、銷售假藥罪及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件各1件共6人。2013年以后,受理此類案件大幅度上升。

  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近3年來,我省共破獲制售偽劣食品、假藥案件912起,涉案價值6665萬元。搗毀食品藥品犯罪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黑窩點507個,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1138人。

  由于近年來涉及食品安全案件猛增,而且犯罪隱蔽、手段多樣,為及時辦案增加了難度。因此,只有多個執法部門一起聯動,才能盡快打擊猖獗的犯罪勢頭。

  對此,何明田建議,目前應盡快建立健全“兩法銜接”機制。同時,司法部門與行政執法部門之間也應建立健全完善的案件移送機制。針對過去存在的“有案不移”“以罰代刑”“降格處理”等問題,應制定明確的案件移送機制,做好部門協調等工作,從而可以及時、有效打擊食品安全犯罪活動。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