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2015年甘肅省“高校師生暑期紅色之旅”示范活動綜述

時間:2015-08-03 10:29:4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本報記者王睿君

  這是一次讓人心靈震撼的紅色之旅,這是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禮之旅,這也是一次感受到民族之魂厚重雄渾的生命升華之旅……

  7月19日,2015年全省“高校師生暑期紅色之旅”示范活動正式啟動,在此后的7天時間里,來自全省34所高校的14名優秀輔導員、優秀思想政治課老師、教學能手和34名“三好學生”代表一路向西,沿著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征戰河西、血灑祁連的足跡,踏上尋訪革命遺跡,聆聽革命故事,感受革命情懷,學習革命精神的紅色之旅。

  本次活動是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第二屆高校師生暑期紅色之旅活動,旨在通過重溫紅西路軍的征戰歷程,示范和帶動全省43所高校從各自不同的實際出發開展暑期紅色之旅活動,從而對廣大師生進行革命歷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觸摸歷史 了解紅西路軍不平凡的戰斗歷程

  1936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肩負建立河西根據地、打通國際路線的重要任務,挺進河西,在極其艱苦的環境條件下,轉戰景泰、古浪、武威、永昌、山丹、臨澤、高臺、張掖、肅南等地,歷經大小戰斗70余次,頑強拼搏5個多月,共消滅敵人25000余人,但終因孤軍深入,寡不敵眾,于1937年3月中旬兵敗祁連山。

  紅西路軍雖然失敗了,但在他們戰斗、停留過的地方建立了紅色政權,播撒了革命火種,從戰略上有力地策應了黃河以東的紅軍和友軍,為推動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70多年后的今天,來自全省各大高校的48名優秀師生代表,在暑期的酷熱溽暑中,重走這段震撼人心的革命之旅,提醒自己要不忘苦難,自強不息,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紅西路軍感天動地的征戰史,給我們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給了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河西學院教師張正琴說。

  參觀完古浪戰役紀念館,蘭州大學教育學院學生董倩說,她感觸最深的是在紀念館看到的一個小戰士,“他的年紀甚至還沒我大,但他的事跡卻讓我非常感動。”董倩說,通過這次活動,才發現自己對這段歷史的了解非常少,她將在活動結束后,把這段歷史講給同學、朋友、家人,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不平凡的歷史,一起傳承這種紅色精神。

  緬懷歷史 激勵莘莘學子弘揚紅色革命精神

  “偉哉西路軍,英名不朽!壯哉西路軍,與天地共存!”參觀完高臺縣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站在巍峨莊嚴的紀念碑前,師生代表們在紀念碑前集體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堅定自己要將紅色精神傳遞下去的信心。

  蘭州城市學院輔導員董沼說,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自己有義務將紅色精神傳遞下去,有責任將紅色精神發揚光大。

  隴東學院學生郝媛說,幾天的參觀學習讓她對紅西路軍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十分佩服。她認為,作為學生更應該珍惜現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提升自己,不能在遇到困難時輕言放棄,用實際行動把不拋棄、不放棄的紅色精神弘揚下去。

  來自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思政部的陳宇老師說:“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普遍感到抽象、難理解,把他們帶到紅色基地來體會、來看看,通過這種實踐教學的方式來加強大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陳宇說,紅色精神就是為了人民解放和幸福奮斗的精神,“如果說紅西路軍的目標是為了人民的解放,那現在的社會主義建設就是為了人民的幸福。大學生只有投身其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陳宇說。

  “這次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史、當代革命史有一定的了解,用前輩的優秀品質和精神,來豐富大腦、提升素質,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蘭州城市學院學生薛偉說。

  傳承歷史 彰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紅西路軍戰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河西兒女投身到家鄉建設之中。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河西大地上誕生了我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油田、第一個石化基地;建成了我國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有我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這片西路軍揮灑了熱血的大地,早已是全省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而這片熱土上孕育出的“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也激勵著無數隴原兒女為建設家鄉,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去拼搏、去奮斗。

  48名師生代表還走訪了金川公司科技館、酒鋼集團、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實地感受和見證了河西地區科技文化的發展成果。

  在東風航天城歷史展覽館內,當講解員講到為保護試驗裝備、救戰友于烈火而以身殉職的王來烈士時,蘭州外語職業學院教師王秀芳感慨地說道:“究竟是怎樣的信念,能讓一個人忍受身體的極限,為了事業付出生命。”

  “用中國聲音講中國故事,用身邊人感染身邊人,用身邊事帶動身邊人。”參觀活動中,蘭州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妮引用這句當下很流行的話感慨道。她認為,對廣大高校師生來說,此次活動打開了一扇了解甘肅、了解河西五市的窗戶。通過實地參觀,真實的感受到每座城市的風貌和精神內涵。“無論是西路軍的革命精神,還是當代的‘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總結起來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希望參加活動的廣大師生以此為契機,積極行動起來,讓中國夢的實現變得更加清晰可辨。”

  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周曉濤說,先輩們用汗水和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生長于和平年代,但越是在和平年代,越是在富裕的時期,我們越應該牢記理想信念。”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