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高溫下的酒鋼工人

時間:2015-08-03 11:07:0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本報記者曹義成 通訊員李淑芳

  7月16日上午10時,記者走進酒鋼集團煉軋廠二高線作業區。一進生產現場,一股灼人的熱浪讓人本能地后退。只見火紅的線材從吐絲機里出來,經過100米左右的輥道輸送,到控冷崗位時,仍是通紅。當班工人朱鋼鋒身穿長衣長褲,戴著厚厚的棉手套,腳穿厚底工裝皮靴,盡管有兩臺大風機對著吹,但他仍然滿頭大汗。只見他眼睛盯著不斷往前輸送的線材,不時用鐵鉤把不走“正道”的線圈往下撥拉。

  現場的溫度有多少,記者沒有測量。但朱鋼鋒跺了跺墊在腳下的鐵板說:“不穿厚底皮鞋,鐵板會燙傷腳。”

  高溫下,酒鋼一線員工堅守崗位,盡心盡責。“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堅信,只要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企業就能夠闖過難關。”朱鋼鋒說。

  上午11時,記者來到煉鐵廠1號高爐,恰逢南鐵口出鐵。在開口機鉆桿有力的振打、旋轉之下,鐵口順利打開,1450攝氏度的鐵水奔涌而出,整個出鐵廠的溫度驟然升高。而此時,工人們戴著防護面罩,穿著厚厚的阻燃服,拿起工具走向熱浪陣陣的主溝清理積渣。滾滾鐵水把他們的面孔映得一片通紅,很快就有大滴的汗水從他們的面頰滴落。盡管面前一片火熱,但師傅們的動作絲毫沒走樣,鐵水沿著主溝、鐵溝順暢地流向擺嘴進入鐵水罐。

  “一年四季如此,高溫沒有例外。”現場一位工人說。

  1號高爐作業區乙班班長李國輝告訴記者,正常生產期間,高爐約70分鐘出一次鐵,每次出鐵前,都要完成檢查設備、清渣、修理泥套、裝炮泥等一系列工作。出鐵過程雖然很熱,但為確保生產萬無一失,職工們都不會輕易離開現場,一天下來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衣服上都泛出厚厚的鹽漬。

  已在爐前崗位奮戰了近20年的李錫剛說:“雖說爐前工辛苦,但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廠里對我們生產一線崗位職工也非常關心,防暑降溫物品發放齊全,現場通風良好。”

  碳鋼薄板廠煉鋼生產現場更是酷熱難耐。從轉爐煉鋼到精煉爐冶煉,再到最后的澆鑄成型,一個班的崗位工要迎著1600攝氏度的爐溫,讓1座轉爐冶煉3000多噸鋼水,并完成一批鑄坯成型,整個班得持續8個小時左右的勞作。

  進入這一流程的“核心區”——轉爐爐前,眼前的景象讓人心驚肉跳:沸騰的轉爐就像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不斷噴吐著烈焰,爐內已經熔化的鋼水猶如翻滾的巖漿,不時有鋼花向四周噴濺。

  用防護服、防護口罩“全副武裝”的爐前工秦昕說:“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好好干,就能創造財富,創造生活。”

  “大家要配合默契,一定要一次更換成功。”在東興鋁業公司電解區域,電解一作業區換極工吉其昌和魏學東兩人一組進行陽極更換作業。只見兩人身穿石棉圍裙,綁著護腿、大面罩和手套,通過天車,緩慢地站在已取掉槽罩板的電解槽上,迎著200攝氏度的熱浪開始換極。吉其昌在確定了槽號、機號后,在相對應的陽極位置鋪上鐵皮,又將殘極上的散落輔料清理干凈,并借助天車將殘極四周“打開”,順利拔出了一組殘極。此時,吉其昌按照殘極的標線位置給新極劃線,魏學東則清理爐底、檢查爐幫、做好記錄……15分鐘后,一組新的陽極“閃亮登場”。兩人松了口氣,用圍裙擦了擦臉上的汗珠。

  對于東鋁人來說,只有電解槽生產順行了,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電解鋁。“說實話,這是操心活,更是良心活。當下,企業遇到了困難,我們更要踐行‘鐵山精神’,團結一心,真抓實干,確保企業生產穩定。”魏學東指著電解槽說。

  戰高溫、斗酷暑。酒鋼人默默堅守,為企業走出困境這一必勝信念而努力工作著。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