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大一院新員工入職時莊嚴宣誓:救死扶傷,不辱使命。每年新員工入職時,該院都舉辦莊嚴的入職儀式,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多屆。 本報通訊員濮 瑜
本報記者宜秀萍
健康不僅與醫療服務有關,還與貧困、教育、環境、就業等多種社會因素相關,這是目前全球已經形成的基本共識。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協調下,我省多部門相互溝通,聯合發力,探索踐行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新理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案例一:完善緩沖間,防治“大棚病”
白銀區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內共有151個溫室大棚,每個大棚均配有緩沖間。
“這些緩沖間最初是堆放農具和雜物的地方,同時具有過渡調節大棚內外溫差的作用,可以防止感冒。”大棚管理員張小英介紹。
張小英以前也是種植戶,家里有一個簡易的溫室大棚。大棚內悶熱潮濕,且空間有限,需蹲下或彎腰勞作,蔬菜從種植、生長、成熟、采摘,每個周期都離不開人。一天忙活七八個小時,腰酸腿痛不說,一出棚,強烈的溫差也令人苦不堪言,驟然降低的溫度輕則引起感冒,重則留下經常頭疼的毛病。張小英說,村里的姐妹為了預防,不管什么季節,常年都戴頭巾。
2013年,在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白銀區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實施了蔬菜大棚緩沖間改造項目,張小英和幾個姐妹被聘為大棚管理員。經過培訓,張小英和姐妹們才知道,農民也會得職業病,村民中常見的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腰腿痛等疾病,都是因長期在溫室大棚勞作引起的,通常被稱為“大棚病”。
針對這些“大棚病”,鄉衛生院醫務人員手把手教會她們艾灸、穴位按摩等中醫適宜技術。同時,還為她們講解了各種蔬菜的食療功效。當地衛生部門還在每個緩沖間配置了保健理療工具,如艾灸、刮痧板、按摩錘等,并在墻上張貼人體穴位和常見病的保健食療法。
隨著緩沖間的完善和張小英這些大棚管理員的宣傳指導,示范園內的種植戶們很快都學會了穴位按摩和艾灸,勞作間歇,在緩沖間自己就能操作按摩。示范園還專門騰出兩間房,配置了理療儀、神燈、刮痧及拔罐用具,有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種植戶哪里不舒服了,隨時可以去理療。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示范園內種植戶患感冒、皮膚病的明顯減少,很多人腰腿痛的老毛病也緩解了不少,勞動效率提高了,企業也從中受益。
當地的農技和衛生部門還相互配合,將健康和環保理念全面融入到種植戶的生產生活中,如棚內種植蔬菜不打農藥,主要噴灑營養液,從源頭上防止了蔬菜污染;大棚內建立沼氣池和雨水收集系統,澆灌的水、雨水可以通過地下管道流到沼氣池,農民可以利用沼氣做飯,資源得到循環利用,實現了綠色環保。
案例二:衛生與交通部門聯手保平安
玉門市紅色旅游公路和平村丁字路口路段時常發生重大惡性交通事故。赤金鎮衛生院離該路段較近,院長段志斌介紹,以往每年都會接收七八名該路段交通事故受傷人員,有的傷情嚴重,來不及轉院就死亡了。玉門市縣兩級醫院也多次參與該路段交通事故應急救援。
在搶救傷員的同時,當地衛生部門積極分析查找原因,發現該路段屬高原地形,道路坡度大、周邊條件惡劣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高發的主要原因。找到原因后,當地衛生部門馬上與交通部門聯系,提出對該路段進行合理化改造的建議。
交通部門隨即組織專家前往現場勘察,勘察結果表明,該路段彎道設計不合理是造成交通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據此,當地交通部門迅速展開公路改造設計,設置應急避險車道、振動式減速帶、加寬路面、抬高路基、設置安全警示牌和防撞桶,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造措施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
“自從2013年12月該路段改造完成后,我們再未接收過一名死傷人員。”段志斌欣慰地說。
“全省各級交通部門在制定政策和道路規劃設計時,如果能借鑒玉門的做法,將是否危及公眾安全的因素考慮進來,交通事故發生率就會大大降低。”省衛計委政策法規處處長曹曉源表示。
案例三:中藥防治奶牛乳腺炎
現代牛奶企業基本都是規模化養殖、機械化擠奶,時常會引起奶牛乳頭破損發炎,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對患病奶牛大量使用激素、抗菌素,這樣的結果會嚴重影響牛奶品質,長期食用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牛奶的安全問題也因此始終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省衛計委經過調研,想出了解決辦法,2013年,委托甘肅中醫學院研究制定草產業規劃,即牛吃幾種特定的草可以預防乳腺炎,同時對已經患乳腺炎的奶牛,采用生梔子研粉加雞蛋清外敷,或配制中藥替代抗生素治療。
2013年,作為試點之一,白銀區四龍鎮的鑫昊奶牛養殖示范園啟動了中藥防治奶牛乳腺炎項目。項目選擇產奶牛237頭,按照泌乳量相近的原則分組展開對比研究,結果表明,中藥組預防奶牛乳房炎效果明顯,添加的中藥配方對牛乳腺炎的治愈率達100%。
鑫昊奶牛廠廠長表示,近年來奶價普遍下跌,加上國外鮮奶的沖擊,生意遠不如以前。如果我們可以用中草藥治愈奶牛乳腺炎,即便是牛奶貴點,相信消費者都愿意購買這種綠色無污染的產品。
“我們的奶牛草產業規劃和中藥療法正在逐步推廣,如果能在全省推開,甘肅牛奶就可以打出綠色牛奶品牌了。”省衛計委主任劉維忠對此滿懷信心。
連鎖效應: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省多部門協同促進全民健康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目前,“兩后生”中醫推拿、藥膳、月嫂、老年家庭護理技術培訓正在全省逐步展開,省中醫院、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衛生職業學院等已經出版了相關教材。今年,這些培訓計劃納入了全省扶貧款支持范圍,培訓面將進一步擴大。
慶城縣、隴西縣、和政縣、涼州區、敦煌市等投資幾十億元建設了中醫生態養生園,依托中醫生態養生園區,全省正在實施四大中醫養生旅游產業,其中,中醫治癌旅游、中西醫整形美容和毛發移植旅游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減肥旅游和睡眠旅游產業正在啟動。
各級政府也紛紛行動起來,前不久,隴南市、定西市、嘉峪關市相繼制定出臺了將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指導意見,將“大健康”理念納入所有公共政策,發揮公共政策對公眾健康的導向作用,努力做到把影響公眾健康因素降到最低。同時,明確借助多部門力量,進一步加強公共政策對健康服務業的引領作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需求,改善和促進健康公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