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水坑
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王萬盈文/圖)一個17歲,一個15歲,兩名上高二的男孩分屬兩個家庭,且均是獨子,但在7月22日這天,卻被位于白銀區水川鎮均安村和順安村南部交界處的一處水坑所吞沒。水坑所在的、東西長約2公里的坑洼區域,是國投甘肅小三峽水庫淹沒區。
近半個月過去了,仍沒有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該區域設置一塊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或警示設施!自2008年被征用以來,該區域發生過4次溺水事故,死亡6人。
傷痛的孩子親屬
8月4日中午,兩名遇難學生的幾名直系家屬再一次來到了孩子出事的水坑旁,望著已經下降了近半米的水位,眼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自7月22日事發至今,他們多次找到相關職能部門和管理單位找尋說法,雖然大家都對他們孩子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悲哀,但仍然無人愿意明確表明自己的監管責任。“沒錯,這么大孩子是應該具有預見危險的能力了,但假如管理部門能在明顯地段設置警示標牌或安排必要的巡值監管人員,那么兩個孩子在看到后或許就不會輕易下去戲水了!”63歲的李沛珍老人眼中含淚地說。17歲的孫子沒了,老人的心悲痛無比。
據順安村、熙春村部分村民介紹,該區域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300米至600米,自2008年被國投甘肅小三峽征用為水庫用地以來,曾發生過4次溺水事故,死亡6人,其中4人還是孩子。平時也經常見有人在這里玩耍和釣魚,但很少見到有相關部門事發后在這里采取相應警示措施。
糊涂的監管權屬
對于村民所反映的問題,水川鎮主管安全的張副鎮長在介紹了事發后他們如何啟動預案并撫慰孩子家屬后表示,事發區域原屬順安村集體土地,2008年被小三峽征用為庫區淹沒區,用以調節烏金峽水電站的水庫水位。對于水庫安全問題,鎮上也很重視,每個季度都會安排鎮、村相關人員檢查一次。在去年檢查時,他還見過一兩塊安全警示牌,但人為破壞嚴重,現在都不見了。隨后他又表示,該水庫是由國投甘肅小三峽發電公司修建的,所以水庫的安全問題究竟屬誰管理,他也說不上。
記者隨后與國投甘肅小三峽發電公司辦公室一位馬姓工作人員取得聯系。據其介紹,事情他們已經經過調查,此次事發地點雖然位于水庫淹沒區,但卻不屬于他們的管理范疇。按照慣例,電站管理范圍并不是全部庫區淹沒區,而是其中一部分,其余的則由當地政府管理。而此次事件的發生地點,恰恰位于當地政府管理的范疇。
一次次的事故發生,面臨的卻是相關部門的安全監管責任不明,劇痛的是各遇難者家屬的人心。為預防類似悲劇再次上演,相關部門應該行動起來,相互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早日給這片危險區域拉起一道安全警示線!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