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崇信,絲路遺珠娑羅樹

時間:2015-08-07 14:51:2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公劉農耕文化誕生之地崇信縣,青山綠水間竟滋育了一些古樹名木:被譽為“華夏第一槐”的古槐王、奇特罕見的三異柏、南樹北生的娑欏樹等,與境內的家4A級風景名勝區龍泉寺、省級風景名勝區五龍山、省級森林公園唐帽山等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平添了幾分神秘。

  帶著幾分好奇,前不久,記者隨新華社甘肅分社記者一同前往探奇。雨后經過一路有驚無險的奔波來到錦屏鎮朱家寨子村,一棵樹齡700年左右的巨柏映入眼簾。縣上的同志介紹說,三義柏又名三異柏,樹高12米,胸徑1.1米,每個枝杈上都生長三種不同形狀的葉片:棉柏、側柏和刺柏,這種奇異的現象在自然界實屬罕見,至今植物學家找不出生成的原因。

  于是在當地就有了一些動人傳說: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志同道合,化成柏樹融為一體,永不分離。一枝三葉,代表了劉、關、張三人不同的個性和品德。三異合柏,和諧共生,讓外人對崇信的奇異山水不免多了幾分好奇。崇信大地開放包容,也在一棵頗有歷史年輪的柏樹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娑羅樹,傳說與無憂樹、菩提樹同為“佛國三寶樹”。這原本適宜生存與熱帶雨林的樹種,卻在西北偏遠之地的崇信縣至今健在,這不能不說又是一個奇事。

  據考證,位于黃花鄉黃花塬村的這棵娑羅樹是渭河以北最大的一棵,樹齡與佛教傳入我國的年代一樣久遠,有1400多年的歷史。該樹高16米,胸徑3米,覆蓋面積100平方米。奇異之處,葉柄脫落部位形似猴頭,活靈活顯,栩栩如生。民間傳說稱,這是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孫悟空真身所顯。當地群眾把這顆樹看成是“一方之奇跡和祥瑞之兆”,從不攀折和斧砍。

  然而,由于保護不當,致使這棵奇樹于2006年不幸枯亡。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其身后不遠的墻角處,一棵娑羅幼苗悄然破土,短短12年時間竟也枝繁葉茂、濃蔭蔽日。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秋季,崇信一場特大暴雨過后,在距娑羅樹東北方向200米處,洪水沖開了一個洞口,文博部門清理后,共出土石造像碑、塔7塊,洞內無壁畫痕跡。從現場情況來看,洞口為早期所封,因洞內潮濕,石造像風化較嚴重。根據對附近出土的石佛造像碑和石佛造像考證,這顆1400多歲的娑羅樹,生長處原是北魏時的一座佛教寺院,后寺院塌毀,惟有遺存清晰可見。崇信曾為古絲綢之路途經之地。娑羅樹緣何落戶崇信?與古絲綢之路有何密切關聯?這一現象留待史學家去深入考證。毋庸置疑,在舉國上下重振絲路雄風之際,崇信這棵娑羅樹無疑更具象征意義。

  由于雨后道路艱險,記者未能前往銅城關河村一睹“華夏第一槐”的奇特神韻,心頭留下一絲遺憾。據說,這棵神樹身高26米、主桿高2米、胸圍13米,樹冠東西寬34.2米、南北長37.7米,占地面積2.1畝。更為神奇的是,樹上寄生著楊樹、花椒樹、五倍子樹和小麥、玉米等9種植物。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