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寶林
省公共資源交易局緊扣省委“3783”主體責任體系,運用“制度+科技”方式,按照“標本兼治、注重預防、源頭防治”思路,將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建立以“崗位為點、流程為線、制度為面”的風險防控體系,并貫穿業務全流程、覆蓋工作全方位,實現事前可防治、事中可處置、事后可追責,縱深推進全局黨風廉政建設。
以崗位為點排查確定風險防控點
省公共資源交易局認真分析各處室工作職責及各類崗位工作特征、類型,堅持問題導向,逐個崗位排查廉政風險點,共排查梳理廉政風險點41個,其中管理廉政風險點19個,公共資源進場交易環節廉政風險點22個。在此基礎上,按風險級別由高到低劃分為三個級別,并把涉及面較大、社會關注度高、容易滋生廉政風險、一旦出現工作上的違規失職就會造成嚴重后果的崗位列為重點廉政風險防控點,逐個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健全完善管控制度,共制定風險防控措施276條。
以流程為線全程監控業務流程
針對業務流程特點,省公共資源交易局按照快捷便利、分段管理、獨立監督的原則,對以往交易全過程由一個部門操作完成的交易流程進行再造,探索構建了“三分離六統一”的工作運行機制,將交易的受理、組織、評審、監督關鍵環節分別由不同部門承擔,構建相互協作、相互制約的交易平臺。
同時,運用科技手段,建設網上交易平臺。構建了以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網、電子政務平臺系統、交易平臺系統、信息共享和誠信記錄平臺等為主體的“一網多系統”的綜合性信息化系統,管控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以科技手段促進公共資源交易的規范化,不斷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的電子化發展。
為強化監督,確保將交易平臺建成透明公開的陽光平臺,省公共資源交易局在對外網站設立了社會監督通道,內部設置了監督窗口,形成了綜合監督、部門監管、行政監察、社會監督、現場見證“五位一體”的監督機制。設置定量定性監督警示點161個節點,所有監督警示點均以顏色標注違法違規行為的輕重程度,并實時蜂鳴警告,實現了電子監察對交易過程的全覆蓋。
以制度為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為扎緊制度籠子,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省公共資源交易局根據職責崗位不同,量體裁衣制定責任書,組織各處室和所有工作人員作出廉政風險防控承諾,把責任分解到處室、落實在人頭,形成上下貫通、層層負責的主體責任體系,確保責任主體任務明確、履責有依、問責有據。
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配套制度。先后制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實施辦法、實施細則、警示約談、誡勉談話等多項配套制度,著力健全事前可防治、事中可處置、事后可追責的制度保障體系,有效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在支部、處室、崗位落地生根。
省公共資源交易局還將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同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建設緊密結合,把全部廉政風險點都納入標準化建設質量管理體系,積極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建立項目操作、運行模式、服務規范、質量評價、考核監督、電子政務、形象標識和日常管理等八個方面的規范服務標準,不斷規范風險崗位、風險點的行為,不斷提升風險防控工作的標準化水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