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尋訪天水抗戰老兵 爆破英雄楊榮賢

時間:2015-08-14 12:15: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抗日戰爭期間,天水雖然不是主戰場,但是為了抵御外敵入侵,實現民族的解放和獨立,不少天水熱血青年亦投身于那場偉大的衛國戰爭。如今,抗戰勝利已經整整70年,就算當年是最年輕的新兵,如今也是耄耋老人,他們的容顏已經蒼老,他們的記憶也許不再清晰,然而他們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9月3日,是我國首個法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舉國緬懷抗戰英雄之時,天水日報社全媒體特推出“尋訪天水抗戰老兵”系列報道。如果您是戰爭親歷者,如果你的祖輩或父輩也曾是一名老兵,或者您所知道的鄰居、親戚參加過那場戰爭,無論他們健在還是已經過世,都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走訪、記錄,讓更多的讀者分享英雄的經歷和榮光,也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歲月。

  記者 馬楠

  在武山縣龍臺鄉董家莊,提起楊榮賢,村民們都說,那是一位在抗戰期間和日軍拼過刺刀的抗日英雄。然而,當記者聯系到楊榮賢家人的時候,才得知老人已去世多年,但老人的兒子楊玉慶先生,卻將父親的戎馬一生都詳細地記錄在冊。

  帶著濃濃的思念和滿滿的回憶,楊玉慶為記者講述了父親的故事。

  19歲當兵赴前線

  戰爭中負傷

  據楊玉慶先生講,年幼時,父親家中非常貧窮,父親一直給人打長工。抗戰爆發后,根據當時民國政府“三丁抽一”的政策,1937年10月,年滿19歲的楊榮賢作為家中壯丁的代表,被征入伍,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楊玉慶說,父親楊榮賢在給他們子女講述這段經歷的時候,曾這樣說:“在一個寒氣逼人的清晨,我離開了村子,來到武山縣城,和其他一起應征入伍的戰友換上了統一的軍裝。由于當時交通閉塞,我們只能步行經清水、過關山,從虢鎮乘火車開拔到潼關,補充到了楊虎城舊部38軍警備二旅。”楊玉慶將父親當年陳述的話,都原原本本地記錄了下來。

  楊榮賢在部隊的8年期間,從普通戰士到給孔從洲將軍當警衛員,再到工兵班長、排長等職位,參加過永濟戰役、中條山戰役等大小十余次戰斗,并于1946年跟隨孔從洲將軍參加了鞏縣起義。

  楊玉慶說,讓父親印象最深的就是中條山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父親在躲避日軍炸彈時,不慎被炸傷,鋒利的彈片穿進了父親的大腿中。但戰場上的楊榮賢早已顧不上傷痛,直接用手將腿里的彈片摳了出來,之后用裹腿的繃帶在傷口處簡單一包扎,就又重新投入了戰斗當中。

  當時在武山一起被征入伍的戰友共有三十幾人,但這場戰役結束后,只剩下不到10人……楊玉慶說,每當父親回憶起這段往事時,眼里總是噙滿了淚水。

  出色完成任務

  被封“爆破英雄”

  1941年,楊榮賢當時已被調往35師工兵連擔任班長,部隊駐扎在河南鞏縣。同年10月,為了配合豫北游擊隊的抗日斗爭,師長孔從洲與一戰區第八游擊隊隊長擬定了以炸毀沁河大橋為目標的“一夜大戰”計劃,目的是切斷日軍增援,同時炸毀日偽碉堡據點。11月下旬,楊榮賢被派率領7名工兵班戰士,到黃河豫北實施沁河大橋爆破任務。在游擊隊員的帶領下,楊榮賢化裝成賣煤的商販,成功騙過了日軍的守衛,在沁河大橋進行了兩次實地偵察,掌握了守橋敵軍和大橋的基本情況,并確定了炸橋位置、所需炸藥數量等。

  12月16日晚,上級下達了戰斗命令后,楊榮賢和10多名游擊隊員從橋上游5公里處,帶著炸藥包劃著小船,到達了預定位置——橋南三孔與四孔之間的橋墩下,由游擊隊員抱住橋柱穩住船身,楊榮賢迅速地把炸藥一包包往橋柱上綁,綁完后迅速點燃了導火索,并快速向下游劃船離開,劃了三四里才棄船上岸。“上岸后,我們焦急地等待著,突然‘轟隆’一聲,震天動地,火柱騰空而起,守橋的日軍和橋同葬火海,各部隊向30多個日偽碉堡據點同時發起總攻,整個戰區槍聲四起,炮火連天,戰斗很是激烈。”“在戰場上只有一心殺敵、奪取勝利的信念,沒有時間去害怕,我們已經把性命交給了戰場,看著身邊一個個倒下的戰友,自己唯有抗爭到底。”楊玉慶向記者重復了父親的原話,并說父親講起這段歷史時,總是掩飾不住的激動。

  當時的中央社、新華日報都在頭版作了題為《豫北偽軍萬余人反正歸來》的報道,楊榮賢也被封為“爆破英雄”。

  起義失敗后

  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發動內戰,將38軍整編為38師,移至河南鞏縣,接著胡宗南下達密令,將部隊調離鞏縣,準備在新鄉途中將38師全部繳械遣散。在危機關頭,孔從洲將軍按黨中央指示,于1946年5月5日率部在鞏縣起義,但起義途中遭到中央偽軍的重重包圍,一番激戰后,由于雙方力量懸殊,導致這次起義失敗。

  楊榮賢在老百姓的幫助下,歷經磨難回到武山。回家后的第三天,楊榮賢到武山大坪頭找到了原來同一部隊17師的營長。時任軍部特務連長的王廷杰向17師營長匯報了起義過程,楊榮賢經王廷杰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后又發展了兩人入黨,由王廷杰任書記,包括楊榮賢在內的共五人,成立了武山縣第一個黨支部。

  后經過幾次工作的調動,楊榮賢在原天水地區交通局任職,一直到離休。楊玉慶說,父親楊榮賢于1998年去世,享年80歲,老人的一生都秉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為人謙虛低調,他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教育后代子女的。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