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馬鈴薯、草食畜牧業、中藥材、優質林果、制種和釀酒原料,是甘肅農業特色產業的六大支柱。那么,這六大產業目前的發展狀況怎么樣呢?
蔬菜產業——暢銷全國、出口外銷的拳頭產品
蔬菜產業不僅是我省促農增收的重要渠道,而且是甘肅暢銷全國,外銷中亞、日本、韓國、東盟市場的拳頭產品。截至2014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50萬畝,總產量1655萬噸。露地蔬菜面積570萬畝,設施蔬菜面積180萬畝。全省已形成河西走廊灌區、沿黃灌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兩江一水”流域五大蔬菜優勢產區,已成為我國“西菜東調”、“北菜南運”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也是被農業部列入規劃的西北內陸出口蔬菜重點生產區域、西北溫帶干旱及青藏高寒區設施蔬菜重點區域。
馬鈴薯——產量傲視全國的“金蛋蛋”
馬鈴薯曾經不過是菜市場上最普通的“土蛋蛋”。如今,小小馬鈴薯已經成為我省產量傲視全國,產品外銷東盟的“金蛋蛋”。截至2014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1062萬畝,鮮薯產量1600多萬噸,面積居全國第二,產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已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產區和最佳種薯繁育基地。全省馬鈴薯脫毒種薯基本實現全覆蓋,已建立健全了脫毒苗—原原種—原種—一級種薯—二級種薯的五級種薯擴繁體系。馬鈴薯脫毒種薯不僅在省內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每年還向外省供應馬鈴薯原原種3億粒以上。每年銷往北京、上海等20多個省市的鮮薯達350萬噸以上,穩定占領了中原市場,在華南、西南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草食畜牧業——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產業
飼養牛羊曾經只是農牧民換兩個零花錢的無奈之舉,如今也成為我省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產業。截至2014年,全省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719.3萬頭、3369.3萬只,比上年分別增長7%、8.5%,牛羊存欄分別居全國第11位和第5位。牛羊肉產量達到38.8萬噸,占肉類總產的38%。外調牛羊肉超過13萬噸,已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牛羊肉生產供應基地。全省人工種草面積達到2407萬畝,居全國第2位,其中苜蓿面積達到994萬畝,居全國第1位。草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74家,商品草產量達到88萬噸,已成為全國產量最大、品質最佳的商品草生產和儲備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量達到1489萬噸,占全省秸稈總量的59.6%,有效解決了2900多萬個羊單位的飼草問題,為草食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
我省地域廣闊、地理跨度大,巨大的地區差異造就了多樣的特色產業,中藥材就是其中之一。截至2014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383萬畝、產量99萬噸,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已形成了隴南山地亞熱帶暖溫帶秦藥區、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溫帶半干旱西藥區、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中藥藏藥區、河西走廊溫帶荒漠干旱西藥區。岷縣當歸、渭源黨參、隴西黃芪、禮縣大黃等18個道地中藥材品種獲得國家原產地標志認證。國家認定岷縣是全國當歸之鄉,隴西是全國黃芪之鄉,渭源是全國黨參之鄉,西和是全國半夏之鄉。全省6個中藥材專業市場年交易量約130多萬噸,交易額達250億元。
優質林果——產銷兩旺、快速發展
我省地域光熱資源豐富、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生產的水果著色鮮艷、外形美觀、肉質細脆、口感好,深受消費者喜愛。在市場認可與政策支持的雙重作用下,全省林果業發展迅速,截至2014年,我省林果產業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快速發展勢頭,全省水果面積達到750萬畝、產量達450萬噸、產值達205億元。其中,蘋果面積480萬畝,居全國第2位,蘋果產量320萬噸,產值超過160億元。目前全省認證蘋果GAP基地2萬多畝。“花牛蘋果”、 “平涼金果”、“靜寧蘋果”、“秦安蘋果”均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梨、葡萄面積分別達到65萬畝和50萬畝,均居全國第10位;其它水果(桃、杏、棗、大櫻桃等)140萬畝。
制種和釀酒原料——國內地位不容小覷
制種業盡管在甘肅發展時間不長,但其在國內同行業的地位卻不容小覷。目前,我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和重要的瓜菜、花卉對外制種基地。另外,全省啤酒大麥和啤酒花種植面積68萬畝,產量28萬噸;釀酒葡萄面積28萬畝,產量6萬噸。我省啤酒大麥占國產大麥的40%左右,啤酒花占國內市場70%的份額。截至2014年,全省各類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337萬畝,產種量29.3億公斤。其中玉米種子生產面積123萬畝,產種4.78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玉米制種面積和產量的42%和48%。蔬菜花卉種子生產面積25萬畝,產種量1146萬公斤。全省現有種子企業448家,中國種業54家骨干企業中已有41家在我省建立了玉米種子加工中心和生產基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