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下河清鄉-肅州區下河清鄉歷史故事

時間:2015-09-12 14:08:2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宋玉丹點擊:

明《肅鎮華夷志》記載:河清堡,設在適中平川中地,土城周圍二百五十丈。東北至鹽池堡七十里,南至鎮夷所屬清水堡五十里,西南至金佛寺五十里,西北至臨水堡七十里,北至雙井堡六十里。內設防守官一員,軍丁五十五名,馬二十五匹,屯田一十頃七十九畝零,屯糧二百四十五石零,草三千九百二十束。所管沿路墩臺五座,并無分管邊埂水頭。原系大路驛遞,萬歷三十一年,驛所甲軍七十七名,騾、牛四十五頭只,改發雙并堡。清《重修肅州志》記載:原有防守營,萬歷四十四年,盡將官兵調野麻灣堡,并作民堡,居民耕種。志書中言河清堡與其他堡城一樣置于明初,但《酒泉史話》言"元朝為了發展中西交往開辟了驛運大道,設立驛站。僅酒泉一帶就有高臺、臨水、鹽池等十幾個驛站,與驛站相輔的還有急遞鋪。"明朝建國初沿襲元朝驛運,元朝時下河清有從高臺、鹽池到酒泉的大路。所以應和其他重要驛站一樣始建于元朝,只不過城堡規模要小于明朝。

從明《肅鎮華夷志》、清《重修肅州志》、清《肅州新志》、《酒泉史話》可知:紫金城(河清堡)始建于元朝屬肅州路管,是重要的驛站和遞運所。明洪武年間置鎮夷千戶所,河清堡屬之,清《重修肅州志》云:鎮夷所,領鎮夷、深溝、鹽池、和清四驛、深溝、鹽池、和清三遞運所。萬歷三十一年,以地僻移驛于鎮夷雙井堡,萬歷四十四年,將剩余兵丁盡調野麻灣堡,此堡雖廢為民堡。但仍然是高臺、鎮夷、鹽池通往肅州的重要一站。雍正三年高臺千戶所和鎮夷千戶所合并為高臺縣,河清堡歸高臺管。雍正七年,因豐樂河、馬營河上下游分屬肅州、高臺管,沿河人民常因澆水而起紛爭,為管理方便,甘肅總督岳鐘旗上書朝廷建議將高臺所屬下河清、馬營、上鹽池劃歸肅州管,將甘州之高臺劃歸肅州直隸州管。清末民國初,設有保甲局歸肅州之清水管。民國時屬酒泉縣的河東鄉(區)管,治在清水。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