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寧遠鎮---安定區寧遠鎮的“雙培雙帶”

時間:2015-09-19 17:19:3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七是投資到位。為確保馬鈴薯產業,鎮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資25萬元,用于良種引進,差價補貼,肥料投入,機械耕作等。同時農民也加大了種植投入,積極購買良種,肥料等物資。全鎮共調運投放肥料300噸,農戶畝均化肥投入達到 60元以上。

    八是干部責任進一步靠實。鎮黨委、政府今年將馬鈴薯產業各項任務簽訂到目標管理責任書中,實行專項考核,重獎重罰,制定專門的考核辦法,進一步靠實了干部工作責任,調動了積極性,形成了干部群眾共同抓馬鈴薯產業的整體合力。

 

    畜草產業

    今年以來,我鎮以實施封山禁牧發展舍飼養殖,全力推進生態循環經濟模式示范點建設為契機,以大面積的退耕還林草工程為支撐,以項目帶動為依托,以打造成安定區最大的肉羊生產基地為目標,加大畜草轉化力度,大力發展畜草產業。

    一是以肉羊改良為重點,加大改良力度,在提質增效上取得了突破。堅持純繁和改良結合,引種和自育結合,建立健全良種體系,優化結構,大力引進良種,加大肉羊純繁和雜交改良力度,提高品質,提升養殖效益。重點在紅土村采用常溫人工授精等先進生產技術,大力開展二、三元雜交改良,在薛川、前川兩村各建立50戶以上良種化程度100%示范點,在其余各村落實20戶以上示范戶。

    二是以草畜轉化示范點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建圈舍,在舍飼養殖和生態經濟模式推廣上取得了突破。以退耕還林草為契機,堅持“以草定畜,以畜促草、草畜并進”,大力發展以羊為主的草食畜產業。

    1、以高質量、高起點、高效益整體推進為重點,按照“三改一池”標準,加大畜草轉化示范點建設,促進畜草轉化。今年在薛川村新建250戶以上畜草轉化示范點,在全村普及標準化圈舍750間。

    2、加快推廣“種草—養畜—改圈—沼氣”為主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在紅土村和薛川村以生態工程建設為基礎,以舍飼養殖為核心,以沼氣能源為紐帶,建成沼氣100座,大力發展“草多、畜多、肥多、糧多、錢多”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示范點。

    3、著力發展養殖小區。在紅土村以養殖協會為依托,以世行貸款畜牧綜合項目為契機,積極動員發展規模養殖戶加入協會,不斷擴大基地規模。在紅土村現有基礎上,新增規模養殖戶50戶,(其中,羊只達到50只以上的37戶,達到100只的11戶,100只以上2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分戶建設、分戶管理的原則,逐步將紅土村養殖基地建成養殖小區。

    三是以推廣適用技術為重點,大力進行科技宣傳培訓,在羊種改良方面取得突破。鎮上采取以會代訓、舉辦專題培訓班、組織觀摩等形式進行科技培訓,培養實用人才,加快改良步伐。一是在全鎮范圍內大力推廣標準化圈舍改建。至目前全鎮已改建 間,正在改建的 間。二是大力推行雜交的改良。以紅土養殖基地為中心,以小尾寒羊為基礎母羊,采用常溫人工授精技術,實現雜交改良。三是推廣青貯氨化技術。依托現有的飼草資源,推廣以紫花苜蓿為主的牧草青貯氨化技術。

    四是以項目為重點,增強發展后勁,在爭取項目上取得了突破。一是在紅土村借助世行貸款畜牧綜合發展項目,新增肉羊養殖戶50戶,奶牛養殖戶1戶。在薛川村借助參與式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建新增規模養殖戶250戶。

    五是以畜草轉化為重點,靠實干部責任,在工作機制上取得了突破。我鎮為了靠實工作責任,加強領導,將此項工作納入目標管理,理思路、定規劃、強措施,把工作任務焊接到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身上。為了發展壯大養殖基地規模,全鎮13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黨政一把手各聯系落實1戶100只以上的養殖戶加入協會,其余11名副職領導各自聯系落實1戶50只以上的養殖戶加入協會,為此專門制定了嚴格的獎勵辦法,確保了工作的落實。

    勞務產業

    勞務輸出是促進農村勞動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鎮上充分發揮勞務站和各級干部的作用,依托勞力轉移陽光工程,加強組織輸出及培訓,推動勞動輸出由無序向有序、由苦力、體能型向智能、技能型轉變。全鎮計劃輸出勞動力5000人(次),其中組織輸出1450人,至目前,全鎮各種形式輸出5650人(次),其中向浙江、北京、和靜、喀什和蘭州、新疆等地組織輸出1400 人(次)(其中赴新疆拾花工200人),已建立蘭州雁灘家俱市場和紅光磚廠兩個勞務基地,共輸出375 人(次)。

   農業基本條件

    今年全鎮共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5395.8畝,累計完成2.45萬畝。對全鎮退耕還林地及荒溝、荒山等重點區域實行封山禁牧。

    鎮上今年下達各村梯田建設任務1450畝,已完成2300畝,累計梯田5.8萬畝。鎮上修建前川至高河、寧遠至羊營、寧遠至李塘的在條農二級道路,完成了寧遠街道的鋪油,建成鄉鎮級公用汽車站1處和三個村級汽車站。

  “雙培雙帶”實施情況

    “雙培雙帶”工程,鎮上突出在“培”、“帶”上下功夫,緊抓“共產黨員”和致富能人兩支隊伍,通過單位幫村、黨員聯戶、雙向培養、典型引路、基地培訓、結對幫扶,著手推行“兩建兩幫”,深入開展了“機關支部與農村支部結對共建,金融支部與專業協會支部結對共建、黨員干部幫助貧困黨員脫貧致富、領導干部幫助致富能手政治進步”活動,逐步走出創全區一流的“支部加協會,產業育能人,能人帶農戶,機關幫農村”的紅土模式。全鎮69名非黨致富能手提出入黨申請的并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25名,納新預備黨員的7名,鎮村干部結對幫扶貧困黨員68名,初步制定了勞務、短途販運、種養殖計劃,年內預計脫貧45名。

   工作打算

    今年,盡管馬鈴薯產業、畜草產業、勞務產業、扶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加上嚴重旱情、資金、群眾觀念等因素的制約,各項工作的開展還有相當大的困難和阻力,為此在下一段的工作中,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學習兄弟鄉鎮好的做法和經驗,再部署、再細化,切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是通過抓面積、抓良種、抓技術、抓培訓、抓協會、抓訂單、抓市場、抓銷售,切實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

    二是通過抓基地建設、品種改良、擴大規模、抓培訓、抓示范、抓資金,進一步搞好畜草轉化工作。

    三是通過抓培訓、抓責任、抓基地、抓考察,大力推進勞務產業。

    四是通過抓項目、抓整合,全力搞好小康示范村和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通過抓支部、抓協會、抓能人、抓產業,繼續深化“雙培雙帶”工程。

    六是通過抓干部管理、抓作風、抓任務落實、抓獎罰,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