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鄉政府原駐劉家寺建有雙龍廟,廟內兩根巨柱各刻一條龍,有活躍、騰飛之意,故而得名雙龍。解放前雙龍鄉由仁義鄉管轄,解放后屬靖遠縣第四區公所,1958年公社化時與永和鄉并成永和公社,1963年改為雙龍公社,1978年公社駐地由劉家寺遷至永和村(即永安堡),1988年公社改為鄉建制沿用至今。
雙龍歷史悠久,古文化遺存豐富。黃河蜿蜒至此,懸崖峭壁,洪波洶濤,地勢險峻古為黃河交通、軍事之險關要隘。明代北城灘長城及沿線城障烽燧遺址、唐代北城灘古城堡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的永和遺址、北城灘唐墓群、清代仁和四合院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城灘城遺址矗立于黃根深葉茂東南岸石崖之上,扼險據要。東山有明長城烽燧,西北與五佛寺對峙,南臨黃河,驚濤拍岸,為黃河險關要隘。城堡呈方形,面積3412平方米,為夯土板筑。城墻底寬5.3米,殘高3.3米,城門設于南面,并有凸形甕城遺跡殘存。東、北兩墻各有馬面3個。西墻有馬面2個。城內暴雨的陶器殘片十分豐富,有蓮花紋園瓦當陶范及瓦當殘片,為唐代遺物。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