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溝原名大橫溝,民國年間演變為大紅溝。大紅溝鄉位于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北部磨臍山東麓,東北靠涼州區,西接毛藏鄉,南鄰哈溪鎮,面積298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大紅溝村,距縣城121千米。轄大紅溝、大溝、下西頂、紅溝寺、灰條溝、東圈灣、東懷、西頂、馬路9個村民委員會,5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18戶、11138人,有藏、土、回、蒙古等少數民族3800人,占總人口的34%。
境內海拔在2498~4146米之間,主要大山有磨臍山、冬青頂沿子、神樹溝頂等,年均氣溫4.7℃,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耕地面積2.08萬畝,主要種植小麥、青稞、油菜籽、洋芋等。2005年糧食總產量316萬千克,油籽總產量26萬千克。草原面積22.71萬畝,主要飼養牦牛、馬、犏牛、絨山羊、綿羊等,2005年大小畜存欄3.12萬頭(只)。森林面積12.84萬畝,主要林木有云杉、柏、樺、楊樹等;野生動物有鹿、麝、藍馬雞等;礦產主要有煤;中藥材有羌活、秦艽、黃芪、柴胡、大黃等。
鄉有各類學校13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小學8所,村校4所,在校學生1524名,教職工100名;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2個,醫務人員18名。下西頂冬青頂沿子建有武威市電視差轉臺。
古跡有明代三角城、紅溝寺和百靈寺遺址。
大紅溝鄉坐落在祁連山水源涵養林核心地帶,夏季蒼松掩映、層巒疊嶂、芳草茵茵;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氣勢雄宏。居住著勤勞質樸的藏、土、蒙、滿、回等少數民族,習俗獨異、風情濃郁。美味可口的手抓羊肉、酥油糌粑、奶茶、野菜等地方特色風格獨特,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技藝精湛的馬術表演和規模雄宏的佛事活動,會讓你嘆為觀止,流連忘返;廣闊無垠,山天相接的西頂大草原,令你心曠神怡、蕩氣回腸、忘卻凡塵。還流傳著七輛草車、抓山鳥、磨臍山填海、張義佛定山等許多美麗的民間傳說。另外還有馬雞、麝、鹿等國家保護動物和冬蟲夏草、靈芝等多種名貴藥材,的確是避暑養性、尋幽攬勝的好去處。
名勝古跡有明代楊家軍安營扎寨過的三角城遺址、藏傳佛教界享有盛譽的紅溝寺遺址和百靈寺遺址。紅溝寺重建后坐落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之中,風景怡人,香火極盛;百靈寺也于2004年完成了雙塔修復工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