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鎮位于華池縣東北部,地處陜甘交界,北與陜西省志丹縣毗鄰,東、南、西三面與華池林鎮、山莊、紫坊鄉接壤。境內九(窯口)-南(梁)-義(正)道路連接至陜西志丹縣義正鄉。全鄉轄3村18組1279戶5566人,共有勞動力4037人。總土地面積22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300畝,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745元。農業產業以地膜玉米種植和舍飼養殖為主;境內森林資源豐富,石油貯量大。近年興辦的神龍山礦泉水廠、綜合養殖場、建材公司等一批新興企業正在帶動著全鄉經濟的發展,地方財政一般性預算收入64萬元,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縣前列。
1934年11月7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建立了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列寧小學孕育了一批紅色革命先驅,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輸送了新鮮血液,南梁革命紀念館向世人昭示著南梁的豐功偉績,記載了南梁過去的輝煌,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評為全省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又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2006被評為全省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2011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
南梁土地富饒,物產豐富。地膜玉米、白瓜籽已成為支柱產業,豆類、小雜糧種植已初具規模。草畜產業的發展,正在振興著南梁封山禁牧后的畜牧業。境內森林資源豐富,石油貯量大,南梁采油作業區以日產600噸而聞名。近年興辦的神龍山礦泉水廠、綜合養殖場、建材公司等一批新興企業正在帶動著全鄉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改變南梁人古老風俗習慣和人居環境樹立了典范。
南梁是全市重點小城鎮建設示范鄉鎮之一,四通八達的交通和寬松、和諧的經商環境,為各方來賓提拱了便利的條件,正在吸引著四方客商前來投資興業和旅游觀光。
發展現狀
近兩年來,南梁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全面提速、加快發展"的要求,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實現"兩增"為目標,統籌協調全鄉經濟發展。2007年完成農業總產值742.9萬元,財政收入40萬元;糧食總產量4584噸,人均產糧1780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010元,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農村經濟工作初見成效。
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建立荔園堡村白家砭組、高臺村郭峁畔組、高臺組、田洼子組示范點4處80戶,示范點群眾安上了電話,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房子;自覺地改變了不良生活習慣,主動接受科技培訓。從而帶動了全鄉400多戶群眾自覺改造居家環境,提升居住文明。--村級陣地建設。以鄉村陣地建設年為契機,按照"六有"標準,實現全鄉所有村級陣地整體達標。--道路建設。投資近200萬元,按部頒農四級路標準,新修王大溝門至志丹縣義正鄉出境道路14.5公里,新修高臺村田洼子至段家山、馬連岔至王崾峴兩條組道砂石路21.7公里,新修白馬廟村通12.8公里。--小城鎮建設。充分利用南梁革命紀念館的資源優勢。共完成投資1316萬元,實施街道拓寬、整修和新建沿街商業用房,完成了鄉政府整體搬遷,建起了窯洞賓館、南梁賓館,建辦自來水公司,完成了派出所、汽車站的新建和搬遷。投資3000萬元新建紅色廣場1處,占地50畝;新建劇場、民俗文化用品展室、農家樂、群眾健身中心、休閑娛樂中心等場所。--產業化建設。堅持把草畜、地膜玉米和白瓜籽種植做為支柱產業,全鄉種植苜蓿草1.2萬畝,建成南梁綜合養殖場1個,帶動全鄉舍飼圈養逐步形成規模。種植地膜玉米1.5萬畝,推廣試種全膜雙壟集雨溝播地膜玉米2000多畝,白瓜籽種植面積達到8500畝以上,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