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橋鎮隸屬于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位于寧縣西南部,隔河與陜西省毗鄰。該鎮轄5個行政村,27個村民小組,鎮總土地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1.1萬畝。鎮區地勢平坦,川道開闊,灌溉條件優越,涇河流經全境;電力供應充足,慶陽市110KV變電站與西北電網并接; 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開發前景廣闊;全鎮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陜甘兩省交通咽喉,為出入慶陽市的門戶。
慶陽市的“南大門”一-長慶橋鎮(甘肅省長慶橋工業集中區),位于寧縣西南;邊陲的涇河崖邊,省級工業集中區,長慶橋鎮位于集中區的中心區,
總體規劃面積15.8平方公里。該鎮石油化工、機械制造、食品飲料、建筑建材、砂石采掘等工業企業迅速發展;蔬菜、瓜果批發市場初具規模;文化、教育、衛生設施齊全,被列為“甘肅省集鎮建設試點鄉鎮”,并榮獲“甘肅省明星鄉鎮”稱號。
自然環境:長慶橋鎮位于慶陽市的最南端,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氣溫9℃,全年無霜期160天,平均海拔1170米,耕地面積12739畝,面積25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轄村民委員會5個。
人口情況:總人口12457人,駐鎮人口4125人。
經濟指標: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78億,財政收入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43元。
學校總數7所,在校學生總數1840人;醫院、衛生院1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57個,其中各類企業27戶,年產值34811萬元,上交稅金866萬元。
寧縣長慶橋土地開發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和省國土資源廳的重點投資建設項目,是慶陽市的重點土地開發項目。項目區位于寧縣西南部,涉及長慶橋鎮長慶橋、賀家川兩個村共13個村民小組,有4698口人。項目區地形復雜,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分為三片區實施。其中第一片區西郭坪,東至杏樹溝溝邊,西以吳鳳公路為界,北距規劃的平定高速公路15米,土地平整需移動土方417.39萬方,取土場削坡9212方,總投資1896.8萬元,開發整理面積66.08公頃。第二片區長慶橋街區以東150米,東接賀家川片區,西、南與涇河相鄰,以河堤為界。需移動土方571.33萬方,總投資2461.04萬元,開發整理土地227.6公頃。第三片區賀家川,東以任家溝為界,南與涇河相鄰,西接長慶橋。土地平整需移動土方164萬方,取土場削坡2000方,投資367.44萬元,開發整理土地162.77公頃。項目預算總投資5700萬元,可累計整理土地面積6846.75畝,新增耕地面積4512.9畝,新增耕地率為65.89%,新增純收益391.41萬元,項目區人均增收833.14元。
長慶橋鎮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2010 年,該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78 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43元。長慶橋鎮,新興的工業小城鎮,迎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闊步前進。
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78億元,財政收入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43元,居民人均儲蓄存款5839.9元。2006年3月長慶橋經濟示范區工作全面啟動,2008年9月,省政府批準設立長慶橋工業集中區,長慶橋鎮位于集中區的中心區,總體規劃面積15.8平方公里,規劃范圍西至長慶橋鎮石校后山,東至長慶橋鎮賀家川村,北至后山坪地,南至涇河,東西長11.6公里,南北寬800—2000米,涉及長慶橋鎮4個村, 1146戶、5206 人。規劃定位為“全市重要的交通樞紐、物流中心、隴東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以及省級工業集中區和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規劃布局為“一軸、三區”(一軸即東西走向40米主干道為城市發展主軸。三區即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