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平涼日報報道 (記者 杜發強) 大棚下種植蔬菜,大棚上光伏發電,現代農業與新能源“聯姻”,既能發電又能種菜,這樣的好事不久就在我市實現了。繼莊浪縣光伏農業項目開工建設后,10月24日,我市又一農業光伏發電項目——涇川縣農業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在該縣太平鄉何家村開工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臧秋華,副市長楊軍出席開工儀式。
光伏產業作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涇川縣農業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是該縣通過招商引資形式,引進甘肅艾索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包括光伏發電項目、設施農業,計劃投資3.2億元建設30兆瓦設施農業光伏發電綜合利用項目,占地約1100畝。一期工程擬建設15兆瓦,計劃投資1.36億元,安裝標準功率為250W的太陽能電池組件6萬塊。該項目建成后,年可上繳稅收480萬元。
在未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生產與高效清潔能源生產雙增益是項目亮點。該農業光伏發電項目可起到“一地兩用”的作用,在同等面積的土地上形成一個立體的生產系統,以光伏農業框架結構大棚為載體,形成農業和光伏產業的聚集,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空間,實現設施農業種植和發電兩不誤、雙受益。同時,可給農民帶來雙重收益。項目建成后,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企業將優先聘用當地村民,讓他們在務工掙錢的同時,學習設施農業技術,帶動產業發展,實現盡快脫貧的目標。
該項目的開工建設,還對節約能源、資源、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據測算,本次工程投運后,年平均發電量約27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8910噸、節約用水8.5萬立方、減少粉塵排放量約5745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634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317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1萬噸。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