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敦煌文博會]點贊敦煌 專家寄語文博會

時間:2016-09-19 17:18:5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余秋雨參加文博會活動 西部商報記者 丁凱 攝

   鳴沙山下,月牙泉邊,美麗的敦煌盛裝以待。9月20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將在這里盛大開幕,并將永久落戶敦煌。對于敦煌文博會的舉辦,甘肅省內外專家學者紛紛“點贊”。

   首席記者 張子藝 記者 李揚

   文博會為甘肅帶來發展機遇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曾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可以加強古絲綢之路沿線各個國家之間的交往,加深各種聯系。在傳統文化對外傳播方面,敦煌莫高窟有很多文章可做,我們也確實付出了并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對于即將開幕的文博會,甘肅省作協主席馬步升說:“文博會的舉辦,讓敦煌、讓甘肅從原來的自然展示,變為更具象的展示,將成為擁有民族特色記憶的絲路沿線國家尋找共同文化記憶的盛會。

   省文聯副主席、省曲藝家協會主席王登渤告訴記者:“首屆文博會,將是未來文化共融新平臺,將會充分凸顯絲綢之路的精神,交流、融合、和平、友誼、創造。‘民相親在于心相知’,國家關系既需要經貿合作的‘硬’支撐,也離不開人文交流的‘軟’助力。我相信,通過首屆文博會的舉辦,以人文交流促進人心相通,才能夯實政治互信、經濟合作的人文與社會基礎。”

   蘭州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新才認為,文博會為我們展示甘肅文化、擴大對外交流、推動文化發展乃至整個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要充分發揮文博會的匯集、展示、交流、融合、傳播等作用,推動文化產業大繁榮大發展。

   “在我看來,文博會有其深遠的意義,它主要是實現‘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目的。”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徐兆壽說,“文博會不能簡單地把人請進來,搞一個聯誼就結束了,更為重要的是,搭建很多平臺,讓人們在這里交流,形成一個信仰多元、文化多樣化的樣態,形成一個新的和平的世界景觀。”

   開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在首屆敦煌文博會舉行之前,中國著名作家畢飛宇從蘭州出發,完整地沿著絲綢之路黃金段的河西走廊一路來到敦煌。畢飛宇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我來過蘭州很多次,也去過河西走廊上的幾個地方,但沒有認真地、系統地感受過這里。這次,是帶著家人組團一起踏上河西走廊,從蘭州一直向西進發,品味沿途的歷史和文化。‘戀上’河西走廊,緣于去年我觀看的一部專題片《河西走廊》,片子的音樂打動了我,一路看下來,也深深地被這里的獨特魅力感染。”

   “文博會就是在解釋古絲綢之路與今天‘一帶一路’之間的關系,解釋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于丹這樣肯定著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舉行的意義。

   國內知名作家余華在接受西部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盛會必將成為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支撐、宣傳推介甘肅文化的重要平臺。”

   著名學者余秋雨日前在蘭州參加文博會系列活動時也表示:“我們今天可以在絲綢之路上吸取多大的精神能量,這是非常關鍵的。我們并不是過去有過輝煌,是我們今天一定會輝煌起來。絲綢之路的文明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讓今天更多的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夠理解這一條是因為和平貿易而產生的路,讓人類文明提升了一大步的這個文明通道,所以在我來看,絲綢之路是古代的文明線。”(來源:新華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