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演繹醫者“心曲” ——隴劇《醫祖岐伯》赴敦煌展演側記

時間:2016-09-20 10:40:4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隴劇《醫祖岐伯》在敦煌大劇院演出現場。圖片由慶陽市隴劇團提供

  演繹醫者“心曲” ——隴劇《醫祖岐伯》赴敦煌展演側記

  8月19日至20日,作為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產業國際論壇在敦煌市舉行。

  8月19日下午18時許,敦煌大劇院外人頭攢動,前來參加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產業國際論壇的專家學者及游客和當地市民500余人前來觀看慶陽隴劇《醫祖岐伯》演出。

  隴劇《醫祖岐伯》時長130分鐘,以中醫鼻祖岐伯的生平故事為主線,向觀眾生動闡釋了岐黃文化“生命大道、以人為本、天人合一、調和治中、大醫精誠”的中醫藥文化精髓。

  該劇以中英文雙重字幕為牽引,共分六幕,每幕之間用嘛簧曲調的高低吟唱將黃帝與岐伯的談醫論道作為畫外音,把每一幕串聯起來,使現場觀眾感受到隴劇的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

  劇中,岐伯隨黃帝行軍途中,一匹馬性情突變,后又臥地嘶叫,隨從們慌作一團。岐伯仔細觀察,斷定是馬生了急

  熱癥病,而后在路旁發現了一種微苦性寒的野草,忙令隨從們給馬喂食此草,終于治好了馬的病痛。這種草的名字就叫“車前草”。通過這一情節,加深了觀眾對岐伯醫術和中醫文化的了解。

  當“劇終”字樣出現在大屏幕、演員們集體謝幕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隴劇作為甘肅省獨有的戲曲藝術,其前身是慶陽環縣的道情皮影戲,起源于漢代,深受百姓喜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慶陽市隴劇團會同省內有關院團創排了大型歷史隴劇《醫祖岐伯》。

  劇本創作之初,因有據可查的史料較少,劇本創作難度較大。創作團隊圍繞“醫祖”特定身份,廣泛搜集岐伯有關資料,走訪聽取多方意見,將中醫藥理念貫穿全劇,克服創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劇本初稿的創作。

  據了解,時長90分鐘的隴劇數字電影《醫祖岐伯》將于近期在央視戲曲頻道播出。(來源:每日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