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敦煌文博會】莫言發表精彩演講:對抗也能產生和諧之美(圖)

時間:2016-09-21 16:25:3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莫言發表精彩演講

  本網記者 李秀清 文圖

  九月的敦煌,陽光依然熾烈,而和這敦煌天氣一樣火熱的,是正在這里舉辦的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

  敦煌文博會于20日早上正式開幕,而當天下午舉辦的各分項論壇現場,各國政要、學者紛紛發表精彩的主旨演講。

  “聽說莫言要來敦煌文博會分論壇演講啦!”、“哎,您好,請問您知道莫言在哪個論壇現場嗎?”、“快來快來,莫言開始演講了!”

  在主題為堅持“互學互鑒”,推動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化融合發展的分論壇會場,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精彩演講,贏得了陣陣笑聲,現場的人員紛紛拿起手機、相機記錄這一精彩的時刻,會場上掌聲不斷。

  “我是第二次來敦煌,上一次來是28年前。感到這些年敦煌變化非常大,周圍的環境和人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除了這些變化之外,還有很多永遠不會變的。”莫言說,首先我說這次絲路文博會的LOGO,第一眼看上去是兩條交叉的彩虹,符合絲綢之路文博會的基本結構,再看是個人字,再仔細一看,是一個大步奔跑的人,看起來跑得很輕松很愉快。這個人應該是面向西方奔跑,符合三十年來中國人前進的方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在很多方面,技術科學管理都取得了大的成就。但是,換一個方向看,這個人又是向著東方奔跑。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東方人需要向西方學習,西方人也要向東方學習。“這也是絲綢之路之所以能夠存在一千多年,并且沉寂了400多年之后,重新被發揚光大”。

  莫言說,絲綢之路最早是沿途人與人之間的貿易往來,來自民間很簡單的需求讓我們擴展出國家的希望,最早交流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會在后來形成文化政治上的統一。絲綢之路從一條路上的交融,從群體行為變成國家行為,無疑是一定需要政府行為的,他們維持這條路上的秩序,才能使這條路暢通無阻,而這種交流確實是促使民族和諧人類巨大進步的契機。

  莫言說,敦煌莫高窟的創作者將多種文化作為他們想象的基礎,最終融合起來培育出敦煌文化,這種交流才會產生進步才會創新,文化交流根本的目的應該歸結到創新。而我們強調創新,創新是吸別人的長,補自己的短。所謂和諧并不是完全一樣就和諧,尖銳對抗中也會有一種對抗的和諧。所以我們的絲綢之路最終目的,是經過充分的交流、碰撞創新出新的文化形態、藝術作品,這才應該是最終目的。(來源:中國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