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文化年展的中國展區,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展館。館中只有一件文物,是一幅長達30.12米的明代手繪絲綢之路地圖。
別小看這一件文物,看完它,就“看完”了古代絲綢之路211個節點城市。
從地圖的起始處看起,巍峨的嘉峪關躍然紙上,一路向西,瓜州、沙州、哈密,出中國國境,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歷經209個城市,到達天方,也就是今天沙特阿拉伯麥加。這條漫漫長路,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商賈往來、貿易繁盛的絲綢之路。
這幅地圖采用手卷式的方式呈現,沿用了我國最傳統的地圖繪制方法,以青綠山水圖為主要風格。絲綢之路所經之處,作者通過游走觀光的形式,在畫卷上呈現出了高山大川、青山綠水等風光,將視覺上的連續性畫面統一在了畫卷的空間中,圖中既有山勢綿亙、水天一色的大氣象,也有精致的細節刻畫。
一邊走、一邊看,山河變換、城市變換,雖然作者沒有表現絲綢之路上的人來人往,但是從這一座座因路相連的城市,可以想象出當年絲綢之路的繁華。
商旅和駝隊一路走來,經過一座座城,經過漫漫長路,東西方的貨物在這條路上流通,東西方文化在這條路上融合。
據講解員介紹,這幅地圖是明代地圖的巔峰之作,反映出作者高超的制圖技藝,被譽為“中世紀的世界地圖”。但是由于地圖最后的題款被人撕去,所以至今無人知曉這幅精美的絲綢之路地圖出自誰之手。(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