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科技,人們容易將此和“高大上”鏈接起來。當市民走進本屆科博會展廳時,驚喜地發現一批最新的科技產品,如3D打印機等,已從實驗室里“飛入尋常百姓家”。
“甘肅造”首架輕型載人飛機、會說話會跳舞的機器人“小胡椒”、有“水上漂”美譽的加氣板材、肥皂切條機、兒童VR、3D打印……進入場館的觀眾時時駐足,心癢時少不得上前觸摸材質,親身體驗感受。在上海“安翰”世界首創用于臨床的膠囊內窺鏡機器人真人服用現場演示中,小小膠囊在磁場的控制下在人體內做出旋轉、平移、翻轉、跳躍等類似舞姿的多種動作,15分鐘左右就可完成無痛、無創、無污染、無死角胃部檢查。
機器人“小胖”,教育與娛樂功能兼而有之,可以投影還原哲學、政治、科學、文學、藝術、歷史等課程的真實課堂環境;空氣凈化、家電控制、物品運輸、緊急報警、智能行走也都是小胖的“看家本事”;還可以像“大白”一樣自動回到充電樁充電,不用人來操心。
展館內呈現在大家面前的一款家用3D打印機格外奪人眼球。它只需向機器輸入需要打印的物品數據資料,數個小時內即可完成一件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精美實物。
甘肅伯驪江3D打印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鐘一瀚告訴記者,目前日趨成熟的3D打印技術正在向家用型發展。比如家里的一件花瓶,如果民眾覺得市面上出售的品種樣式都顯單調,即可根據喜好設計后通過3D打印機在家里自制一個,這等于是“把工廠搬回了家”。
“根據所需打印物品的精致程度不同,家用型3D打印機的售價在三四千至三四萬元不等。但眼下最大的制約瓶頸是打印材料仍比較昂貴,這需要進一步研發突破。”鐘一瀚表示,這種走進民眾生活的技術未來將會給生活帶來無法估量的改變,也將會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受到追捧。
一款用于臨床的內窺鏡機器人同樣受到民眾“圍觀”。這枚“膠囊內鏡機器人”,在磁場的控制下可以做旋轉、平移、翻轉、跳躍等類似舞姿的多種動作。患者只需隨水吞服一粒,身體內部所過之處情況盡收屏幕,15分鐘左右就可完成無痛、無創、無污染、無死角胃部檢查。
在一個教育的展區,許多孩子圍攏在此。展區負責人韓熠介紹,他們目前主要是做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材料的提供和技術支持,為中小學青少創客教育基地建設、中小學科技館、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3D打印機設備提供技術。他們做的這些工作,不光可以提早為孩子的教育提供一定的空間,同時也帶動了其他人就業,有效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
在另一個展區,一群孩子正對著一個熒屏玩的不亦樂乎。視頻中的人做著各種動作,孩子需要模仿視頻中的動作做,當做對或者做錯,視頻中都會作出相應的解釋。而視頻中所顯示的,便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細節問題,需要每個人注意的事項。熒屏下,一個小姑娘正在用手指點著屏幕上的顏色,當選擇其中一種顏色時,便會在相應的區域涂上相應的顏色。分分鐘,小姑娘的美術作品完工了。開發此項目的公司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出產了可以帶回家的拼接魔方,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像這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成果,在蘭州科博會上隨處可見。(來源:中國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