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班級微信群”走向風清氣正
隨著手機社交平臺的普及,“班級微信群”成了老師與家長最主要的交流平臺。建立班級微信群的初衷是方便家長與老師的交流,讓家長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就變味了,里面炫富的、曬娃的、拉投票的、搞推銷的、要點贊的,應有盡有,真是“琳瑯滿目”。
本報實習記者劉葉芝
班級微信群成了“微商廣告群”
田文娟的兒子就讀于市區某小學六年級,開學時老師建立了班級微信群,她還很欣喜,會在群里向老師問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后來總有家長發各種廣告信息,有賣化妝品的、賣衣服的,還有曬自己孩子照片的,拉投票的,甚至很多家長在微信群里聊天聊到深夜,聊天內容大多與孩子的學習無關。一會不看手機,就有一大堆消息,她嫌麻煩沒有一條一條返回去看,有一次卻因此吃了虧。“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的信息插在閑聊里,正巧沒看見。”她說,“第二天孩子受到了老師的批評。”
另一位受訪家長王先生也遇到過此類情況,他說,班級群不是私有的,家長們應該克制,短短一上午就收到幾百條,都是‘沒有價值的信息’,他平時工作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去翻閱。
家長“客套”式刷屏 老師表示很無奈
葆真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張老師說,老師通過微信群跟家長聯系,發布各種通知,不僅可以及時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還可以針對個別孩子的情況,單獨和家長溝通,非常便捷,確實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每天她要給學生上課,下班后家里的事也一大堆,晚上還得備課批改作業,沒有太多的時間在微信群里與家長交流。每次在微信群里發完通知就有很多家長一一回復“好的,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之類的客套話,很快地刷掉了剛發的通知,過節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要發祝福語,或者一些愛心圖片,看著心里挺溫暖的,但是如果被家長長時間刷屏,布置的作業和通知都“淹”沒了,過后又會有很多家長來詢問,對此她也很無奈。
讓班級群走向風清氣正需要“約法三章”
“班級微信群跟普通的微信群不一樣,這是老師和家長交流的平臺,希望能讓這個平臺更純粹一點兒。”張老師說,微信群確實起到了信息互通的作用,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有個別家長過于依賴微信,導致微信群承載了過多功能,甚至給溝通帶來了負面影響,大部分班級微信群是老師建的,在建群時就應該“約法三章”,把一些讓大部分家長反感的行為屏蔽出去。比如,老師發了通知,為避免重要信息被淹沒,會請家長不用回復“收到”兩字。還有,老師下班后,沒有特殊情況,家長不要再發咨詢信息,要留給老師照顧家庭的時間。
張老師說,班級微信群要走向風清氣正,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首先老師要盡到群主的責任,主動引導積極的群風,把握群成員之間討論交流的方向和邊界,對“越界”的家長多提醒、多批評。其次家長自身要嚴于律己,在班級群里不做與孩子學習無關的事,不在群里發廣告。再次需要家長和老師密切配合,正確發揮“班級微信群”的作用,把關注點轉移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綜合能力上,讓班級群風清氣正起來。(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