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新時代聚力促發展
——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豐富多彩
本報記者 鄒海林
成立于1956年的臨夏回族自治州,今年迎來了60華誕。經全國清理規范慶典活動工作領導小組批準,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將于10月16日在臨夏市舉行。
一
臨夏自秦漢以來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枹罕,后改稱河州,1956年11月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轄1市7縣、124個鄉鎮、6個街道辦、1150個行政村,總人口218.38萬人,有回、漢、東鄉、保安、撒拉等31個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9.2%,其中東鄉族和保安族是以臨夏為主要聚居區、甘肅獨有的兩個少數民族。
臨夏曾是古絲綢之路南道要沖、唐蕃古道重鎮、茶馬互市中心,有“西部旱碼頭”的美譽。臨夏又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以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最為著名,因出土“中國彩陶王”,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
臨夏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融,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歌“花兒”的發源地,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花兒之鄉”;臨夏磚雕、河州賢孝、保安腰刀煅制技藝、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巖花兒會等五項民間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清真知名品牌,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獨具特色,在全國穆斯林群眾中享有較高聲譽。
臨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態良好,境內有各類旅游景區、景點107處,是回藏風情旅游線上的一顆明珠、蘭州都市圈重要的休閑度假旅游勝地。
二
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州委、州政府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全州呈現出一派政治安定、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經濟繁榮興旺、人民安居樂業的康樂景象。截至2015年,臨夏州實現生產總值211.41億元,是1992年統計以來的25倍;財政總收入28.66億元,是建州當年的47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5245元,是建州當年的114倍。
“舉辦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是全州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臨夏州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說,臨夏州委、州政府從去年開始認真籌劃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今年年初研究制定了《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總體方案》,并多次研究部署州慶籌備工作,確保了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經過近一年的籌備,臨夏州10個涉及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發展等方面的州慶獻禮項目中,臨夏大劇院、臨夏體育場、臨夏體育館、臨夏博物館4個重點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引黃濟臨供水工程已進入全線調試階段,臨夏機場、永靖至大河家沿黃河一級旅游公路、州人民醫院遷建、臨夏中學綜合樓公寓樓、臨夏現代職業學院二期等項目正在加快前期和實施工作,慶祝活動會務接待、文體活動、安全保衛、環境整治等相關工作已準備就緒。
三
記者從慶祝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臨夏州慶主要活動已按照排定的“時間表”開始運行。
10月9日,在臨夏州彩陶館舉行《魅力臨夏》畫冊、《河州史話》圖書、《河州》雜志州慶特刊、“花兒為什么這么美”創作歌曲及MV歌曲集出版發行儀式。
10月10日上午,在臨夏州書畫院、臨夏州文化館分別舉行迎州慶·“花兒為什么這么美”—臨夏州美術作品展及美術作品畫冊出版發行儀式、迎州慶·“花兒為什么這么美”—臨夏州書法作品展;當晚,在臨夏州電視臺新聞演播大廳舉辦“臨夏好人”頒獎晚會。
10月13日,在臨夏州體育館舉行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籃球運動會開幕式。
10月14日,在廣河縣民族會堂舉行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開幕式。
10月15日,在臨夏市河州會展中心舉行2016臨夏國際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博覽會開幕式。
10月15日-17日,在臨夏大劇院舉行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河之州》專題文藝晚會。
從10月16日開始,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序幕,主要活動為:在臨夏州體育場舉行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暨《花開河州》大型主題文藝演出;在臨夏州博物館舉行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成就展開展儀式;在臨夏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政法系統《河州警魂》專場文藝晚會。
10月16日-18日,在臨夏縣先鋒鄉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舉辦臨夏州農業科技成果、發展成就展。
10月15日-18日,在臨夏市河州會展中心和紅園廣場舉辦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8縣市文藝匯演。
10月21日-23日,在臨夏大劇院舉辦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型花兒劇《布楞溝的春天》展演。
臨夏州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將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全力做好慶祝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各項工作,真正把慶祝活動辦成一次歌頌祖國、謳歌時代、凝聚力量、推動發展的盛會,辦成一次展示臨夏、宣傳臨夏、推介臨夏的盛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