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土地確權,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時間:2016-10-20 20:22:1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豪點擊:

【聚焦農村土地確權】土地確權,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中國甘肅在線 訊編者按:土地權益,一直是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強調,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要抓緊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真正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2015年,我省被列為全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9個整省推進試點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作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目前,這項工作在我省各地的推行情況怎么樣?如何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到農民的心坎上?從今天開始,本報開設“聚焦農村土地確權”欄目,刊發系列報道,以期社會各界更多地關心支持這項工作,從而更加扎實有效地把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透。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宋振峰

  摸清家底,心中有數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誰還能不知道自家承包地面積有多大?

  可現實是,這還真是個事兒。“二輪承包時,川區的地值錢,村民們是拉著皮尺按著標準量下的。但在山區,許多村子分地時,靠經驗估算著就給村民分了。”憶及當年劃分承包地時的情況,武山縣農村經濟管理站站長馬偉東說。

  記者來到位于大山深處的武山縣鴛鴦鎮茍山村,村支書茍建民證實了這一說法。他告訴記者,村里的地都是山地,當年分地時,標準就是“平七斜八陡九步”。就是說,如果是平地,走上7大步算一畝。以此類推,陡坡地則是9大步算一畝。“這還是好點的地,離村子遠的、差些的地,村里直接就比劃著分了。”茍建民說。

  通過土地確權登記,茍山村現在摸清了家底。全村原來統計2370畝,如今完成登記地塊面積3188.53畝,比原承包面積增加818.53畝。“確實沒想到,數字差這么大,村里人都說,這多出的地可都是錢啊,一畝地有糧食直補等補貼30多元,如果流轉出去,租金要好幾百元呢。”茍建民感嘆地說。

  土地確權,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2015年,我省被列為全國農村土地確權整省推進省后,省委省政府確定,我省土地確權工作從2015年起全面推開,到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其中,2015年完成35個縣,2016年完成其余縣,2017年總結驗收。

  2015年3月,省政府制定了《甘肅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案》。明確,全省凡采取農戶家庭承包方式經營的耕地,都要進行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都要確權到戶到地。

  解決糾紛,明確權屬

  “你怎么將地埂偷著移過來了10厘米?”在永登縣龍泉寺鎮瑞芝村,村民曹延福一臉怒氣,質問挨著種地的張俊山。

  “憑啥說我偷著移了,拿出證據來!”雖然不占理,可張俊山毫不退讓。

  就這樣,兩家爭執打鬧了起來。村主任跑了五六趟,花了半個月工夫,才將問題解決。

  這樣的土地糾紛,前些年在我省農村比比皆是。在武山縣鴛鴦鎮廣武村,村支書羅勇義每年都要為此頭疼好幾回。

  廣武村村民黨雙成和包平平的承包地中間,原本有一條簡易水渠。去年,黨雙成將水渠一大部分填平了,當成了自家的承包地。正是春天,地里剛種下玉米,渠一變窄,水立馬將包平平家的地淹了,他種的玉米長不出了。“以前關系不錯的兩家人成了仇人。費了一年多工夫,好不容易才將這一糾紛化解了。”羅勇義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二輪土地承包時,一些地方的承包合同簽署得比較馬虎,導致有的地塊不僅是面積不準,東、南、西、北四至也只是簡單標記了位置而已。

  “以后,農村土地‘四至不清’的問題就解決了。”省農牧廳農村經營管理處處長徐麟輝告訴記者,農村土地確權,不僅是在保持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的前提下,查清農村土地承包地面積的情況,而且要妥善解決承包地塊“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對延包不完善、權利不落實和管理工作不規范的,依法予以糾正,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承包經營權證,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通過農村土地確權,農民的每一塊承包地都劃定了坐標,在空間位置上實現了‘絕對定位’。連地埂都有坐標,清楚得很。”徐麟輝說,“像土地流轉后,流轉大戶大規模進行土地整理后,田地的地埂自然就消失了。如果流轉期限到了,土地歸還給農戶,誰家的地在什么位置,還是能分辨得清,亂不了。”

  圖解實測,依法依規

  農村土地確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讓這項工作經得起歷史檢驗,扛得住農民質疑?我省強化頂層設計,科學統籌謀劃。省里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長任組長,農牧、國土、公安、林業、法制、檔案、測繪、婦聯等部門為成員的省級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領導小組,市縣兩級也成立了相關領導機構。并明確土地確權工作實行縣級為主、分級負責。省級承擔組織領導責任,市州承擔組織協調責任,縣鄉兩級承擔組織實施責任。

  為了確保確權工作步調一致,我省將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劃分為準備工作、權屬調查、審核公示、完善數據信息管理、完善承包法律關系、成果整理和檢查驗收等7個步驟。并堅持問題導向,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宣傳培訓工作。同時,我省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通報,并提出工作指導意見和限期整改要求。

  在細化時間表、任務圖的基礎上,我省始終堅持進度服從質量原則,抓住關鍵環節,狠抓質量管控。省里以縣區為單位統一編審專業設計書,從根本上解決了各縣區技術作業單位多、技術標準尺度不一,成果質量難以整合等問題。并統一對以縣區為單位開展承包地測繪影像成果進行質量檢測,確保了承包地測繪影像成果質量。

  土地確權,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矛盾,甚至影響農村穩定。我省堅持依法確權、規范登記。對沒有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的,充分動員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愿,采取民主協商、村民議決方式解決,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由于宣傳發動工作到位,群眾參與熱情高漲。各地根據航拍地貌,認定好具體田塊、四至邊界、耕作面積,經過征求意見、反復核實,通過多輪張榜公示,讓農戶認可,簽字按手印。

  “過去村里渭河邊上的川地,全村人用尺子一點一點量,怎么著都有誤差。現在靠航拍,有影像圖,誰家的地多大、在哪,電腦數據說了算。”武山縣山丹鎮車川村村主任車存明指著村委會墻上的地塊公示簽字確認圖說,“像村子東南面的九墑地,一共只有18畝,就牽涉了村里52戶人家,現在分得明明白白。你看,最小的地是車有定家的,占了0.11畝。”

  截至8月底,我省已在86個縣市區的1197個鄉鎮、15416個村部署開展了土地確權工作,分別占全省確權工作總鄉鎮數、總村數的97%。已清理收集土地承包檔案158.62萬卷,調查承包方412.49萬戶,累計完成了1.34萬個村的權屬調查,占確權工作總村數的84%,完成實測承包地面積4598.42萬畝,占全省集體耕地面積的60%。已有9770個村完成了審核公示,占全省確權工作總村數的61%。已有2769個村完成了承包合同簽訂工作,占全省確權工作總村數的17%。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