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今天上午,在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一間普通的病房里,十來個年輕的大學生圍在一個年輕女孩的病床前,時而開開玩笑,時而關切的摸摸病人的額頭手臂,空氣里洋溢著初冬令人溫暖的感動。站在一旁的一位中年婦女紅著眼眶看著這一切。在她的心里,數(shù)不清有多少句感謝的話語要說給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聽,要不是他們,病床上的女兒恐怕已經見不到了。
女孩名叫彭思慧,和這幾個青年人都是來自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2015級的同學。幾天前,一次意外的發(fā)病,一場48小時的生死營救,讓人們再次感受到真情的力量。
事發(fā)突然 師生合力生死搶救顯真情
11月18日上午,材料學院2015級同學張靜娜正在陪著自己的舍友彭思慧完成800米女子體能達標,就在快到終點的時候,她看到舍友朝自己笑了一下,正在打算松口氣的時候,彭思慧突然暈倒了。“彭思慧,彭思慧,你怎么了,你快醒醒!”張靜娜急忙跑過去扶起室友,可室友沒有睜開雙眼,反而已經陷入昏迷,從沒遇到這種情況的張靜娜著急的哭了起來。就在這時,體育老師和同學們都圍了過來,校醫(yī)院的醫(yī)生也迅速趕到,發(fā)現(xiàn)彭思慧同學沒有自主呼吸,沒有心跳,瞳孔散大,情況萬分緊急。校醫(yī)院醫(yī)生立即做心肺復蘇和開通靜脈通道,5分鐘后,彭思慧同學瞳孔有所回縮, 120救護車也趕到了,師生們將彭思慧緊急送到學校附近的武警甘肅醫(yī)院,同時立即與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告知具體情況。專家緊急會診后,一致認為該病情異常復雜,病因不明。由于彭思慧父母遠在山西晉城,學院領導在給上級部門匯報,并征得還在來蘭途中的家長同意后,當天下午1時許將病人緊急轉往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搶救。
去往醫(yī)院的路上,張靜娜的心里既害怕又自責。“我想起她到終點時對我的微笑,如果當時離她近一點,隨時看著她的情況,說不定就不會暈倒了。”但讓張靜娜感動的是,雖然事發(fā)突然,但是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們行動迅速,他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一起陪著彭思慧,度過這個生死難關。到醫(yī)院后,因為家長還未到達,在場的老師們毫不猶豫自己刷卡墊付醫(yī)療費;重癥監(jiān)護室外,老師學生們24小時輪流守候,沒有一個人愿意離開。經過兩天兩夜的搶救,11月20日中午,彭思慧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轉入普通病房觀察治療。病房外,張靜娜和老師同學們一起,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校方:一切以學生安危為本
24日上午,記者在病房里見到了彭思慧同學,得知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又要來看她,她顯得比平時開心多了。“當時暈倒前后的事,我完全不記得了。在我清醒過來后,爸爸將同學們在病房外守候的照片給我看,我真是很感動,謝謝老師同學們,謝謝爸爸媽媽。”
彭思慧生病后,學校緊急啟動預案機制,處理及時得當,挽救了一條年輕的生命。近年來,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學生各類突發(fā)事件,蘭州理工大學制定出臺了《蘭州理工大學學生緊急突發(fā)事件處理流程》《蘭州理工大學學生緊急突發(fā)事件處理預案》《蘭州理工大學“半小時預警機制”實施辦法》等規(guī)章制度,在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彭思慧逐漸恢復好轉,張靜娜的臉上也開始露出了笑容,面對室友和家長的感謝,她說,“我們都是一個宿舍的好朋友,遇到困難就要互相幫助。我們要向學校見義勇為的英雄魏玉川學習,弘揚他扶危濟困、樂于助人的奉獻精神。看到好姐妹好起來,比什么都開心。”
“學生考進大學,離開家,老師和同學們就是他的家人,互相關愛都是應當?shù)摹O衽硭蓟弁瑢W這樣的情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就是我們的首要原則,這也是學校貫徹立德樹人的具體體現(xiàn)。”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慶明這樣說,連日來,他和輔導員朱建英老師多次前往醫(yī)院看望彭思慧和她的家人,給他們聯(lián)系醫(yī)藥費報銷的相關事宜,并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給與他們全方位的幫助。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