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從萬人堅守治污一線到揚塵遠程監控系統;從24小時兩班倒緊盯污染源到無人機實時起飛航拍監控;從攔車路檢機動車尾氣到快速機動車尾氣檢測系統。越來越多高科技技術設備的引入,讓金城治污從人海戰術向更精細化、更有目標的定向治污轉變。
機動車尾氣監測連上兩個“臺階”
3年前,城區主要出入口都會設置專門的機動車尾氣路檢崗亭,選擇攔停的車輛多是先靠肉眼觀測是否超標。市環保局尾氣處負責人回憶說,那時需要交警先攔停車輛,環保人員與司機做解釋工作,然后將尾氣傳感器伸入車后排氣筒,根據檢測儀器上的排放數據判斷排放是否達標。粗算下來,檢查一輛車前后需花費10分鐘時間。也就是同年12月份,我市投入600萬元,采購了兩臺先進的機動車尾氣紅外遙感檢測車,該車檢測一輛車只需0.7秒,一天下來可檢測近2000輛車,這速度是人工檢測的近70倍。
市環保局尾氣處相關負責人說,系統工作時,攝像頭對路面車輛進行錄像,一旦發現有尾氣超標車輛,便開始連續拍照,然后通過網絡將圖片與視頻傳至數據中心端,通過計算機自動分析及人為確認后,再傳至交警部門。
揚塵監控系統讓違法無處藏身
地處黃土高原,外來輸入性揚塵加上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的人為制塵直接影響著空氣質量,因此,揚塵管控能否到位十分重要!叭100個重要的建筑工地全部安裝了監控設備。儀器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空氣顆粒物濃度檢測,二是攝影頭。儀器每天要抓拍2400張實時高清圖片,通過網絡傳到系統,再經過智能化分析,把違規的圖片挑選出來。濃度檢測也是,平均每10秒上傳一次,形成小時均值,進而判定某個工地有無超標或違規行為!笔协h保局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該設備還有預測功能,比如通過風速、風向等來預判污染物的擴散方向,以便下一步的防控。
無人機實時起飛治污更精準
如果說這些互聯網智能技術是在地面進行監控,那么,我市還有在空中進行監測的無人機。據介紹,無人機在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主要針對裸露土方的覆蓋情況,以及城區、郊區的“四燒”問題進行拍照和錄像取證,夜間還對燃煤設施偷排行為開展紅外巡航取證,最大限度壓減煤煙等焚燒污染。這些影像可通過大氣污染防治航拍取證系統第一時間傳送至PC端及手機客戶端,對發現的問題,由環保局大氣處向相關部門轉辦,及時整改。
市環保局監測數據顯示,自10月份到11月份,我市利用智能監控系統查出的違規案例就有60起,全部予以轉辦、處理。
133臺高清攝像機緊盯市政工程
視頻監控系統主要由中心控制室和現場攝像機組成,采用無線傳輸模式,存儲功能設在前端,可存儲30天的影像。133臺高清攝像機,對軌道交通、第二水源地等35個市政重點工程實現了100%全覆蓋,并實施全天候高清晰、遠程視頻監控。
“自安裝以來,尤其是橙色預警以來,智能監控系統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杯h保局大氣處負責人說,比如工地在挖掘的時候有沒有濕法作業,周圍的裸土有沒有覆蓋,車輛有沒有沖洗等,系統均可抓拍,這樣,可把人為因素造成的揚塵降至最低。
此外,四城區所有街道正在安裝網格化監測設備(微型監測站)。除了監測國家規定的六項污染物濃度指標外,還可以對本地污染源起源、遷移路徑進行掌握和判斷,有針對性地進行溯源分析,對污染源起源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強化管控,對遷移路徑人為進行干預阻斷,防止污染范圍擴大。
相比于人海戰術,高科技技術設備的引入,讓治污事半功倍。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后我市防污、治污監控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實現機防、人防兩者有機結合,無縫銜接。目前我市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空氣質量指數不穩定,超標情況時有發生。但隨著我市防污手段的不斷改進和提高,有一點可以明確,我市空氣質量大的趨勢總體向好,這一點不會改變。 (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