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將在5年內完成20公里黃河風情線5A景區建設
黃河北擬建589米地標建筑
中國甘肅在線訊 做足水文章,做好山文章,做美大景區,做活旅游鏈。昨日,記者獲悉,蘭州市將逐步推進黃河風情的改造提升工作,至2020年,使20公里黃河風情線成為5A級旅游景區。2017年,黃河北岸有望啟建589米地標建筑。
黃河風情線擬建5A級旅游景區
蘭州,有著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融絲路、黃河和民族文化于一體,有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和歷史文物古跡,但由于區位、開發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制約,承載著悠久黃河文明的人文、自然資源多少有點“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當前,蘭州應該做足黃河文章,提升黃河風情線,打造獨具魅力的山水城市,這是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省會城市帶動作用的有效途徑。對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促進蘭州旅游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推動下,山水、宜居、活力已成為蘭州新的城市發展觀。黃河風情線作為蘭州的名片,在增添城市活力、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幾個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建設提升黃河風情線的實質,將是蘭州“從建設城市公園、到打造公園城市”的進步,更是打造“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的契入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悉,2016年10月11日,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將《中國·蘭州黃河風情線2020——蘭州市黃河風情線5A級旅游景區規劃愿景》(以下簡稱“規劃愿景”)呈送給蘭州市委市政府,為蘭州市黃河風情線的整體形象提升建設提供思路,探索新時期下蘭州城市的規劃建設模式變革的路徑。
核心區域全長約20公里
世紀大橋至雁白大橋之間區域
中國·蘭州黃河風情線將成為世界知名的展示黃河文化的風情線,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建設示范區,蘭州中心城區最具魅力和活力的經濟帶、景觀帶、文化帶。
“規劃愿景”將規劃世紀大橋至雁白黃河大橋之間的區域劃定為黃河風情線5A級旅游景區的核心區域,全長約20公里,北至九州臺、白塔山、五一山、徐家山,南至黃河南岸200-600米的區域,總面積38平方公里。
總體構思:一河多綠道串十大公園,構黃河風情線核心景區;兩帶十三橋連三大標志,筑蘭州大西北旅游基地;九州長棧道貫古堡烽燧,展絲路古金城文化神韻;三路眾街巷通兩岸景點,顯山水不夜城都市魅力。
一河多綠道串十大公園
兩帶十三橋連三大標志
一河多綠道串十大公園,構黃河風情線核心景區。一河指黃河;多綠道指公交、步道、九州長棧道、索道與洪道兩側的綠道系統;十大公園指核心區域內的銀灘濕地公園、百合公園、小西湖公園、九州臺-白塔山公園、五一山公園、南濱河路帶狀公園(市民公園+綠色公園+水車博覽園+體育公園)、馬拉松公園、雁灘公園、徐家山公園、灘尖子濕地公園,構成黃河風情線的核心景區。
兩帶十三橋連三大標志,筑蘭州大西北旅游基地。兩岸指黃河兩岸景觀帶;十三橋指核心景區世紀大橋(規劃)、銀灘大橋、金安大橋(規劃)、七里河大橋、小西湖大橋、小西湖公園大橋(規劃)、中山橋、通渭路大橋、城關大橋、金雁大橋、雁灘大橋、天水路高速橋、雁白大橋;三大標志指核心景區三大標志性景觀,西側為西園南岸地標(高509米),中部為中山橋與白塔山建筑群;東端為鹽場堡北岸地標(高589米),共同構成蘭州大西北旅游集散服務基地。
九州長棧道貫古堡烽燧,展絲路古金城文化神韻。九州長棧道是橫貫臨蘭州城區北部山巒間跨溝越壑的棧道,建設符合NTS(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統)的相關標準。長棧道東起徐家山公園、西至植物園,長約36公里,是華夏高原山地第一長棧道,是新建的國內外最具吸引力的景區項目。長棧道利用現有登山步道及洪道系統與黃河風情線步行系統相連,并串聯風林關、玉壘關、金城關、王保保城等歷史文化遺存景點,共同展現絲路古金城文化的神韻。
三路眾街巷通兩岸景點,顯山水不夜城都市魅力。三路指南北濱河路與靖遠路-鹽場路;眾街巷指大眾巷、木塔巷、箭道巷、白土巷、小北街、河水道等二十多條特色街巷,通過道路與街巷連通黃河風情線兩岸的各個景點、老字號商鋪名店,打造多種旅游與都市功能復合的不夜城。
實施“1349”行動路線
白云觀靜寧路道路拓寬至6車道
規劃建設黃河風情線景區,實施“1349”行動路線!1”是圍繞一個建設目標,成立專門機構,創新管理體制!3”是確保做好三個保障,即金融資金保障、交通暢通保障、景區安全保障!4”是做到實現四個增加,即增加山上與濕地、公園與公園、人與景點間聯系;增加綠地;增加景點;增加旅游公共服務和基礎配套設施工程。“9”是景區建設要開展九項主要具體工作,具體為:依法及時開展《黃河風情線5A級旅游景區規劃》的編制,推進旅游景區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的融合,做到“多規合一”,實現一張藍圖管到位、干到底。
優化景區路網結構。2017年上半年,率先完成南濱河路“白云觀——靜寧路”段的道路拓寬工作(向南拓寬7-15米),達到雙向6車道通行水平;優化北濱河路“小西湖橋——鹽場大橋”段的交叉口、公交?空荆瑫惩ū睘I河路;實施通渭路大橋與靖遠路、鹽場路的暢通工程;拓寬佛慈大街——T414#路、九州大道,優化T481#路,實施T450#路(徐家灣隧道)工程,將南北濱河路與北環路貫通。適時展開南北濱河路景區段車行道路下穿工程、小西湖公園橋的建設工程。
推進停車設施建設。鼓勵景區內企事業單位實行節假日單位大院開放政策,經估算,可增加黃河風情線景區核心區域機動車停車位約6000個左右;同時,要求景區范圍內新建項目必須配建一定數量的對公眾開放的地下停車位,緩解停車壓力。
塑造景區特色風貌。核心景區按照藍天黃土大河長、靚(亮)頂灰色綠意濃的城市設計意向,進行南北濱河路、靖遠路-鹽場路及大眾巷、木塔巷、箭道巷、白土巷、小北街、河水道等20多條特色小街巷的街景綜合整治。
核心景區地上管線入地
北岸啟動589米高地標建筑
2017年上半年,率先開展南濱河路“白云觀——靜寧路”段核心景區范圍內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地上架空線率先全段入地下管廊;南北濱河路核心景區段適時實施地下隧道工程及地下管廊工程,景區地上管線全入地。
推進城市地標建設。2016年10月啟動南岸地標建設工作。南岸地標選址于小西湖公園東側濱河飯店(占地面積約2公頃),主要功能為:商業、會展、辦公、酒店、地下停車,地標高度509米。
2017年下半年啟動北岸地標建設工作。北岸地標選址于正林農墾食品有限公司及西北汽車商城(占地面積10公頃)或藍星蘭州機械廠(占地面積約2公頃),主要功能為:會展、酒店、辦公、商業、觀景、地下停車,地標高度589米。
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在蘭州三維數字城市建設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景區管理服務融合,建設智慧景區。
山水相連景城一體建“一環四圈”
九州長棧道步行旅游系統
實施九州長棧道建設工程。2017年上半年,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以NTS的標準進行九州長棧道的設計工作;2018年底前,建成東起徐家山公園、西至植物園,長約36公里的九州長棧道。通過沿燒鹽溝、關山溝、大青溝的三條支線與北濱河路健身步道連通,形成“一環四圈”的九州長棧道步行旅游系統。并與黃河南北兩岸濕地健身步道系統貫通,構建山山相依、山水相連、景城一體、景區全域可達的步行網絡。
實施景區水系生態修復工程。采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實施景區水系生態修復工程。2017年上半年,利用核心景區范圍內現有黃河提灌泵站,依托九州長棧道工程,開展景區北山水系生態修復上水工程的建設。同時與“北山生態水系”建設工程相對接,將北山生態湖泊和水塘與景區洪道、溝渠相連,打造四季流水的清溪,美化城市環境,提升景區品質、修復生態系統。(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