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大美敦煌】永恒的敦煌藝術

時間:2017-01-03 23:04:5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豪點擊:

【大美敦煌】永恒的敦煌藝術

敦煌莫高窟九層樓

  開欄語:莫高窟,被譽為文化圣殿,鑲嵌在敦煌文化王冠上的這顆最璀璨的明珠,世所罕見地擁有4.5萬平方米壁畫、2000余尊彩塑、6萬余件藏經洞出土文物……其內容幾乎囊括了大千世界,包含了三百六十行;此外,以保護、傳承、弘揚敦煌文化為己任的“莫高人”,更是代代傳承,形成了令人感動和敬仰的“莫高精神”。迄今,莫高窟已走過1650周年。為了讓更多人知曉其精美壁畫、彩塑和莫高窟的美,了解熠熠生輝的敦煌文化以及可敬可愛的“莫高人”,形成保護、傳承、弘揚敦煌文化的社會合力,本報自今日起開設《大美敦煌》欄目,以饗讀者。

  中國甘肅在線以莫高窟為主,包括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五個廟等石窟形成的敦煌石窟群創建于公元366年,到元代為止連續千年不間斷地營造,至今仍保存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構窟檐。每個洞窟都是集建筑、彩塑和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不僅代表了4—14世紀中國美術史的重要成就,而且還反映了古代歷史、民俗、民族、建筑、音樂、舞蹈、科技等方面的內容,被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

  敦煌石窟是佛教的石窟,因為宗教信仰的需要而營建。在石窟中最重要的是佛像,是洞窟的主體,信眾崇拜的對象。古代的雕塑藝術家總是要盡全力將佛像塑造得莊嚴而慈祥,才能使普通信眾產生崇拜之心。在西北的沙漠地帶,能用以作雕刻的石材和木材都很少,以黏土制作塑像就成了營造佛像的主要手段,通過泥塑加彩繪,稱作“彩塑”。敦煌早期洞窟中往往只有一尊佛像或菩薩像,后來逐步增加,到了隋唐時代,形成了以佛為中心,兩旁分兩列排列弟子、菩薩、天王等形象。一龕之內有七尊或九尊,甚至更多的彩塑,并注重不同的人物個性特征。藝術家們根據現實生活之中的婦女、將軍等形象來塑造菩薩、天王,于是這些神看起來顯得格外可親。這種富于個性的造型,在莫高窟第205窟、328窟、194窟等窟都可以看到。敦煌彩塑,雖然表現的是高高在上的佛像,但古代藝術家能以中國人的審美精神與欣賞習慣來塑造人物,把這些本來充滿了神性的佛、菩薩、弟子等形象塑造得真實而生動,非常富有人情味,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敦煌壁畫內容主要是依據佛經畫出佛像或者佛教故事,表現佛國世界,配合塑像,使窟內形成一個完整的佛教世界,是我們了解4—14世紀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資料,同時也反映了中古時代我國繪畫藝術的重要成果。敦煌壁畫從內容上來說,可以大致分為六項內容:一、佛像畫,包括佛陀、弟子、菩薩、天王以及飛天等形象。二、佛教故事畫,包括本生故事:佛陀前世經歷的故事;佛傳故事:釋迦牟尼一生的傳記故事;因緣故事:佛陀教化眾生的故事;佛教史跡故事:有關佛教歷史與傳說的故事。三、中國傳統神怪畫,包括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及相關的神靈。四、經變畫,概括地描繪一部佛經主題思想的繪畫。五、供養人畫像,出資營建洞窟的人稱為供養人,洞窟中往往要把供養人一家的形象也繪制出來。六、裝飾圖案畫,對洞窟各部位作裝飾的圖案藝術。

  敦煌壁畫反映了中國藝術家吸收外來藝術的影響,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藝術,并以中國藝術審美精神不斷地創作出適合中國民眾欣賞的佛教藝術,不論是佛像畫還是故事畫、經變畫等,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風格特征。反映了中國古代藝術的豐富性和創造力。在中國內地寺院遺跡存在極少,而唐代以前的繪畫作品極為罕見的今天,敦煌石窟中大量的壁畫藝術(特別是其中的人物畫、建筑畫、山水畫)成為了我們認識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重要依據。壁畫中為數眾多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依然感動著千百年后今天的人們。(來源:每日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