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記者在部分公墓區走訪時注意到,今年市民祭掃的方式相對以往更加文明、低碳,更是錯峰祭掃,各個公墓區沒有出現堵車現象。從華林山橋到市殯儀館,大約四五百米的路程,道路邊擺了多個售賣鮮花的攤點。不時有市民光顧。來自榆中縣的毛女士在這兒擺攤賣祭祀用品已有30年了,她最大的感受是近幾年鮮花越來越好賣:“今年我一天能賣差不多上百把鮮花呢!”來自蘭州市殯葬事務管理辦公室的統計顯示,3月31日、4月1日是清明前最后一個雙休日,我市各大公墓區迎來市民祭掃高峰,當日祭掃市民達30萬人,僅為去年的一半。
1
鮮花越來越好賣紙錢就大不如前了
在通往市殯儀館的主路口,記者觀察了一下,不少年輕人只帶著鮮花來祭掃,一些年紀較大的市民手中還會拿點紙錢,但是紙錢的量已經大大減少了,以文明低碳為主的生態祭掃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今年60歲的陳先生在天橋公墓設在大門口處的服務點上買了一個花籃。他說,三四年前掃墓不但要燒紙錢,還要買些諸如麻將、象棋等紙質祭祀品,到墓區去祭掃時,大家都要燒紙錢的,整個墓區上空煙霧繚繞的,不但污染了環境,祭掃的人們也很受罪。現在好了,大家對綠色生態祭掃非常認可,帶少量的紙錢只是意思意思。在碑前獻花又好看又環保,而且也不會增大公墓區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近兩年鮮花比較好賣,紙錢就大不如前了。”在304公交車站前擺攤出售祭祀品多年的一攤販如是說。
3月31日,前往市殯儀館和所屬5家公墓區祭掃的市民達9萬人。
2
多方聯合疏導交通墓區沒有出現擁堵
在華林山橋頭,七里河區交警大隊一位交警說,由于華林山一帶的道路相對較窄,加之上山祭掃的市民從三條路口集中到華林山橋頭,為使此路口不出現交通擁堵,他們每天早晨7時就到達現場執勤,除了負責馬路上交通不出現擁堵外,還要到墓區協助工作人員疏導交通。“前來墓區祭掃的市民大都集中在上午,墓區提供的免費停車場很快就停滿了。不過好在今年祭掃的市民都非常理性,祭掃完后即刻返回,所以墓區的停車場就出現了‘前車讓后車,交替式停車’的方法,停車場內交警和墓區工作人員聯合疏導,所以,今年墓區并沒有出現交通擁堵的情況。”這位交警說。
“今天是清明節前的最后一個雙休日,正好家人都有時間,所以我們是坐304路公交車上山來的,省得到清明節當天人更多。”在市殯儀館門口,和家人一起來給爺爺奶奶掃墓的王先生說,他們家住七里河區西站,換乘一次公交車就到墓區了。“這樣感覺更省事,省得到處找停車位。”
據華林坪橋頭負責執勤的七里河交警大隊一民警說,清明祭掃期間,他們大隊全力組織警力,在轄區各公墓區安排了多個固定崗,每個固定崗有兩人值守,并安排專人在路段上巡邏,每天早晨7時到達指定崗位。“在通往各個墓區的主要路段設固定崗和巡邏崗,隨時監測各路段的車流量,及時對掃墓車輛進行分流,保證前往公墓區主要路段的交通順暢。”這位民警說。
市殯葬事務管理辦公室宣教科負責人張仲舉說,今年清明祭掃高峰日,各個公墓區沒有出現交通擁堵和沒有發生一起因燒紙錢而發生火災,這就是近幾年來一直提倡的錯峰祭掃初見成效,綠色、低碳、生態祭掃已被人們所接受。進入3月中旬以來,除了周末,工作日內每天都會有市民進入公墓祭掃,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高峰期墓區內的壓力。(來源:蘭州晚報 記者:滕效宏)
原標題:清明前最后一個雙休日30萬市民昨日掃墓祭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