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農家“后院”變“客棧”溫棚建成采摘園

時間:2018-04-06 08:49:3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彥程點擊:

(原標題:農家“后院”變“客棧” 溫棚建成采摘園)

農家“后院”變“客棧”溫棚建成采摘園

踏青時節,路經高臺縣大湖灣旅游風景區,與之僅一路之隔的巷道鎮西八里村五社整齊劃一、白墻青瓦、大紅門上掛著紅燈籠、貼著喜慶對聯、富有古風韻味的民居在春日里的陽光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鎮上打造的‘八里客棧’”,隨行的巷道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夏增峰介紹,以前這里都是村民們的后院場,主要用來堆放柴草、豬羊糞,還有不用的雜物,整體環境差,空氣污染嚴重。夏增峰告訴筆者,盡管多年來鎮上想了很多辦法進行清理整頓,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這幾年,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和全縣旅游產業的不斷開發,鎮上積極調整思路,引導西八里村充分利用“北鄰大湖灣旅游景區,西接黑河濕地”這一獨特的地理優勢,將村級發展定位為鄉村旅游。通過落實系列獎勵扶持政策,過去村民賴以生存的生豬養殖業,逐漸被制種菜心,溫室大棚等觀光農業所代替,全村生態環境大為改觀。同時,鎮上還扶持該村的致富能人帶頭流轉本村的270多畝耕地,引進外地各類苗木20多種,建起了西八里村首個休閑農業采摘觀光園;指導村上依托村級文化陣地和西游文化典故,建成了西游文化展示區、農耕生活體驗區和設施農業觀光區等七個各具特色的旅游體驗區,并將七、九、十社沿大湖灣周邊綠化作為春季義務植樹的重點區域,栽植柳樹2400株,形成了3.5公里的“綠色屏障”,為景區打造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環境好了,我們以后也能靠著景區吃上旅游飯啦。”顧愛香臉上寫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鏈接1鄉村客棧如何改造設計

要打造鄉村客棧,傳統農家樂經營者需要建立起“休閑意識”,從自身的小環境做起,營造具有濃郁風情的差異化氛圍。休閑,是對閑適生活情懷的理解和環境審美的具體表現,它沒有量化的標準,更沒有統一的手段,需要經營者立足本土資源環境,從時代主流審美出發,結合游客個性需求,混搭融合形成一個運營系統,包括建筑、植物、小品、空間、裝飾、餐飲和服務。改造主要有以下兩個角度:

1.建筑改造

建筑改造的核心是空間與功能,原有建筑普遍是農村自住用房,用于接待多為湊合,農戶自己的生活和游客的使用彼此遷就;原有的空間也多集中于室內,對室外,特別是與環境結合多的位置利用不足,倒是鄉村休閑最大的環境優勢無以釋放。

客棧改造時,要與本地建筑元素結合。同時,建筑的改造還需要加入更加符合現代人體驗的舒適化配置,圍合的遮陽庭院、爬滿綠植的棚架、必要的室外取暖設備、潔凈的衛浴、安全的兒童活動空間、干凈的用餐區域、豐富的餐飲選擇、通風良好的客房。

2.景觀環境優化

鄉村景觀環境優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避免走“城市化”的老路,切不可一廂情愿的以為城里人會就喜歡水泥路、硬化堤岸、瓷磚馬賽克。景觀的休閑化建設中,室外休閑空間是最易出效果的,與建筑相延伸的陽臺、露臺、挑空平臺,輔助遮陽傘、親水涼亭、花池、由農具改造而成的小品、碎石鋪就的小路、籬笆、竹藤座椅、不規則的原木欄桿營造閑適的氛圍,因地制宜的與環境相融合是所有改造優化中的最佳方法。

鏈接2休閑采摘果園如何布局

休閑采摘果園布局時可規劃為三個部分:采摘品嘗觀光果園、游道觀光果園與景點觀光果園。

一、采摘品嘗觀光果園

對于景區內現有的果樹,可對其進行適當改造,使其具有觀光休閑、采摘品嘗、果品銷售功能。具體方法:一是在果園內合理布設供游人休息的亭、廊、桌、凳等。二是疏除一些果樹,換植部分觀光園藝類植物;設立觀賞區、休閑區、生產實踐區、采摘品嘗區等,提高游客的參與性和趣味性。三是采用生態果園管理模式,盡量使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料,生產出安全、營養、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滿足游人對綠色食品的需求心理。建立集觀光和采摘為一體的果園,春夏季觀光,結果季節提供采摘。同時可以提供農家樂、餐飲、娛樂等服務。

二、游道觀光果園

主要建在景區主干道兩側,寬幅30米左右,可選擇適宜本地氣候、土壤條件的桃、李、杏、櫻桃、石榴、大棗等優良品種栽植。合理利用不同樹種、不同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運用大棚栽培、延遲栽培等科技手段,確保果園三季有花、四季有果。這類果園主要發揮觀賞功能,給游人創造優美環境。

三、景點觀光果園

沿景區小道成比例向外輻射,按照一園一色的特點建園。這類果園面積不大,但小巧玲瓏、特色鮮明。從品種選擇到樹體管理,都盡量追求新、奇、特、美。有三種表現手法:一是運用整形修剪技術,創造出各種奇特的樹形藝術形態,提高樹體的觀賞價值。二是運用各種嫁接手法,在同一棵樹上嫁接不同品種,培養出一樹多果的自然景觀。三是運用果實套袋貼字技術,讓果實長出“游客您好”“恭喜發財”“歡迎光臨”等喜慶字樣。四是運用人工授粉、水肥控制技術,培養出色澤艷麗的特大果。(來源:甘肅農民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